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致敬巨星潘镜芙:矢志报国 砥砺一生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委组织部 马应 辛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10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领域专家潘镜芙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3岁。潘镜芙院士矢志把报国之心融入报效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为导弹驱逐舰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党员干部要像潘镜芙院士一样,以矢志报国、勇担使命、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砥砺一生,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热爱和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心怀“民”字走好新的“赶考”路。

从“一个念头,立志一生”中学习潘镜芙“丹心图报国,清泪为忠家”的报国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1930年,潘镜芙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淞沪会战爆发后,7岁的潘镜芙随家人乘小船逃往上海。潘镜芙在跟随父亲辗转逃难的途中,看着黄浦江畔上一艘艘军舰和巨轮,却没有一艘是中国的,内心很悲伤,幼小的他胸怀报国大志,萌生“长大了,我一定要造大船、造大军舰”的念头,少时立志要为国家造军舰,为此扎根船舶一线奋斗一生。就这样,潘镜芙为了祖国的需要,全身心致力于导弹驱逐舰探索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潘镜芙院士为榜样,从他“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中解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钻一行”的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心念“民之小事”,扎根基层,发扬“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的优良作风,自觉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从“一纸调令,即刻奔赴”中学习潘镜芙“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报国心。爱国,是炽热的情感、更是切实的行动。1955年3月,潘镜芙被调往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产品设计分处工作,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船舶设计事业。在没有可以借鉴的设计经验,缺乏计算机设备、技术资料乃至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潘镜芙瞄准国际最先进水平,勇攀高峰、攻坚克难,带领团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他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苦干实干,从线圈缠绕、钢板铺设、图纸翻译、复制到建造船钢板一块块拼起来,潘镜芙院士亲力亲为,从头跟到底,将“直流电制”改为“交流电制”,正是凭借这种实践精神,创造了两代四型导弹驱逐舰,一扫中国海军装备落后旧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潘镜芙院士为标杆,始终保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在新“赶考”路上掌舵扬帆、驱桨而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干劲、“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执着接“烫手山芋”、解“急难愁盼”,笃持“人民至上”,用脚印串联服务人民的壮志雄心,在实干实践中写好“民”字。

从“一举重任,勇挑千钧”中学习潘镜芙“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的报国心。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接到调令被调到船舶去的当时对于学习机电专业的潘镜芙来说造军舰几乎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住在码头,每天自己带几个馒头”。1962年我国第一艘65型火炮护卫舰开始研制,潘镜芙顶住压力将当时通行的直流电制改为更可靠、更经济的交流电制,从此我国其他各型号舰艇的建造均采用交流电制,延续至今。从扫雷舰到护卫舰在造船领域的内功已经练就造一艘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导弹驱逐舰,这个更重大的任务降临时,敢想敢闯的他首次在051型驱逐舰上安装舰上导弹将导弹、舰炮和反潜武器等单个装备组成武器系统大大提高了命中率。“铸舰”一生向深蓝,潘镜芙的名字将被铭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潘镜芙院士为明镜,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自觉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始终立足工作岗位,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甘当铺路石,把人民的期待变成行动,把人民的关切化为现实,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

发布人:12371网友02b2r8 发布时间:2023-10-9 21:43 收藏 阅读人次:1353

初审:霄冰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