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札记:“一岁”毕业生的“通关记录”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人民政府 陈荣达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2022年10月,乘着深秋的列车,毕业后来到了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长青村,成为了一名基层选调生。不知不觉,在这个没有喧嚣的小镇里,我度过了一年的时光。一年间,我完成了从一名象牙塔学生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蜕变,也让我对“关关难过关关过”有了更深的认识。

固本培元守初心,“无我”闯过“思想关”。硕士毕业后带着一种情怀选择成为家乡的选调生,在基层“蹲苗”筑基强根必需坚定信仰和“无我”之情。相比城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基层注定是枯燥寂寞的,陪伴我的只有安静的乡间小路和办公室长明的灯火。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我奔走在村头村尾、前巷后院,选择和最广大的基层群众一起,将我的知识和技能汇入到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航程当中去,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也是我的初心与使命。在白天忙碌了一天之后,晚上安静坐下来学习、写作,让我从来没有过孤独之感,有的只是内心的充实。在博览群书中,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将更加澄澈通透,点燃智慧的火花,转化为思想的力量;在笔耕不辍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精神的灌溉,成长的力量;在澄思寂虑中,收获对人生的追问和对价值的探究,坚定为人民执笔、为人民立言,与时代同行,是职责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不耻下问勤学习,“忘我”跨过“学习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村貌,书记带我参与低保调查走访工作中,在我观察了书记的调查口吻及沟通方式后发现,说农语、干农活、坐农家板凳,是在基层搞好调查研究的先决条件。低头的麦穗,昂头的稗子。基层选调生要时刻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端正态度,放下身段,时刻保持勇于归零的“空杯心态”,在基层“蹲苗”筑基强根必需不耻下问和“忘我”学习,利用驻村工作的机会,沉下心来丰富理论知识,弯下腰来向乡村干部请教,俯下身来拜群众为师,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等一线壮筋骨、增才干、练本领。在学习中还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勤掸思想之尘,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行,让人生的“麦穗”变得更加“丰硕”。

躬身入局勇担当,“有我”冲过“行动关”。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特别是在乡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不会看别的花架子、假把式,他们最重视的就是你到底做了些什么。而这也就要求我们重视真正的民生诉求,并脚踏实地地去实现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恰恰体现在无数个小小期望的集聚里。从希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机插秧、秋收秋种等工作井然有序;从希望门前屋外、乡村道路能够干净整洁一点,我们带来了人居环境的集中整治;从希望实现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我们积极开办老年大学,这每一项工作我都参与其中。“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未来我们还会进一步地去收集更多的民生期望,让这些小目标一步步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而成为这些小目标的“实现者”,正是我们基层干部的价值所在。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和长青的故事仍在继续……

发布人:学徒之心 发布时间:2023-10-10 21:50 收藏 阅读人次:1116

初审:王嗣音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