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驻村札记:心与心的双向奔赴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巨龙镇文铜村驻村工作队 元新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两年前,我满怀激情加入到驻村帮扶的队伍中,成为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两年驻村期满,我以工作队员的身份继续留村。回首过往,驻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帮扶路上的难忘瞬间和动人话语依然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初遇时“有点尬”,真心融入才能赢得认可。

2021年7月,第一天到村,我们工作队3人的心里不免有些落差。与我们见面的人屈指可数,愿意和我们搭话聊天的寥寥无几,总觉得“有点尬”。直到我们到“老支书”家走访,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被村民“待见”。因为彼此陌生,所以相互“客气”;因为言语“距离”,所以选择远离。在我们的交谈中,“老支书”的一句话让我思虑良久:“如果把驻村当作一种宝贵经历,全身心融入农村,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给老百姓办几件实事,你的驻村才有意义。如果把驻村当作是一种苦差事,或者只为镀金,那就毫无意义,群众也不会认可。”

随感:驻村期间,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从陌生到熟悉,从怀疑到信任,从排斥到融合,这是驻村的题中之义,更是一种提醒,既然驻村,那就真心融入、做成一两件让老百姓认可的实事。

销售“土货”的日子,用心付出换来丰收回报。

2022年春,村里农特产品销路受阻,村民心急如焚。我和我的驻村小伙伴们商议,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帮助村民销售“土货”。主要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将村上的土鸡、土鸭、土鸡蛋等土特产品,以“爱心土货”的名义略高于市场价卖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县城的“爱心商店”“爱心人士”。那段时间,我们天天往返县城,到村上收、称、装,到县上打剥、包装,挨家挨户配送。尽管吃苦受累,但我们都心甘情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粗略算下来,我们前后忙碌了四个多月,先后联系我们的同事、朋友、爱心人士等90多人,帮助村民卖掉了上千只鸡鸭、鸡蛋等土特产品,受益群众80多户,累计增收近10万元。

随感:丰收是对辛勤耕耘在田间的劳动者最好的补偿,群众的满意和认可是对我们驻村工作队最好的奖赏。驻村更要驻心驻情驻责,不怕苦、不畏难、不避责,主动深入矛盾,敢于攻坚克难,真正在火热的乡村振兴一线洒下青春汗水、播下奋斗种子。

化解群众“烦心事”,将心比心才能心心相印。

2023年3月,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苏大叔的身体越来越差。苏大叔今年66岁,老伴儿去世得早,女儿远嫁省外,他独自一人在家,平时又不多说话,没事就好“喝两口”。与他深入交谈,才知道他的症结是无法排遣的孤独烦闷,想念女儿,女儿又在外省,想给女儿打电话,怕她工作忙,又怕费钱,每次只能等女儿的电话,有时候一等就是多半个月。于是,我们商量好把自己不用的智能手机送给苏大叔,并教他如何使用微信视频聊天,没想到苏大叔很快就掌握了使用智能机,他还和女儿通了一个很长的视频。此外,我们和村两委商议,组建一个关心关爱“空巢老人”的“爱心服务队”,由驻村工作队和村常职干部轮流领队,召集1~2名“爱心村民”,定期入户走访,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关爱情感需要,帮助排忧解难。

随感: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走进群众,才能真正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走进群众心坎上”的那个人。我们驻村的意义也在于此,我们用真心赢得群众的支持认可,群众用真情与我们同心协力,在心与心的双向奔赴中,用辛勤劳动和奋斗汗水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发布人:蓬小组 发布时间:2023-10-12 18:16 收藏 阅读人次:19231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