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读懂“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涵和中国智慧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委办公室 肖磊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于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美细腻的“工笔画”,“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千年寄意千秋乐,一带繁花一路歌。探寻“一带一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领悟“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涵和中国智慧。

两千年文明相连,读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岁月跨越,循迹时间上的“前世今生路”。“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边塞云烟,穿越千年,“丝路”串通起时间的长河,浸润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养分,不仅溯源过去,更关乎当下、面向未来。“昨日”之“丝路”,是物资之路、诗歌之路。2000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开辟了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史称“凿空之旅”。从此,西域的马匹、香料等来到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也去往外国。“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书写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尘烟滚滚丝绸路,留下了不胜枚举的绚丽诗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只要诗还在,长安就在,丝绸之路就在。“今日”之“丝路”,是开放之路、友好之路。2000多年后,“一带一路”倡议让千年古丝路焕发新生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唤醒了2000多年的文明记忆,激发了150多个国家实现梦想的蓬勃热情。十年来,中国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实施了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明日”之“丝路”,是绿色之路、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中国智慧,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应当有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未来要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探索“新丝路三万里”,“明日”的“丝路”要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海洋合作等方面深入思考、积极谋划。

三万里丝路共兴,读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天下兼济,筑牢空间上的“大道共通路”。“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当年诗仙李白吹过的春风,已经跨过时间的长河,穿过玉门关,吹向了世界。高适、王昌龄等诗坛“顶流”走过的“长安三万里”,已经是“神州大地展新颜”。明月依旧,但从前的“关山难越”早已“天堑变通途”,因为“要想富、先修路”的中国智慧连通了繁荣发展之路。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如今的“一带一路”已经穿山越海、展翅九天。“陆上丝路”跑出了新的“加速度”,一列列中欧班列将价值超过万亿的货物输送到中亚欧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上丝路”扬帆远航,命名航线100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座港口。“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空中丝路”展翅飞翔,同104个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57个共建国家实现空中直航。“数字丝路”越走越宽,“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正在积极打造。一条条不同的新时代“丝路”,正在绘就着“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壮美画卷。

亿万心同频共振,读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山海同心,开辟理念上的“和合共生路”。“同道而相益,同心而共济。”从路与路相连,到心与心相通,“一带一路”关键在人,在人心。“丝路”跨越古今,连通中外,完全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不竭的“精神力量”。感悟“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的智慧。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势不可挡、各国对和平发展的憧憬势不可挡。建设“一带一路”,正是顺应历史潮流,顺应当今变革,顺应民心的“康庄大道”。一“路”打通,诸“道”畅通。“一带一路”打通的不仅是交会贯通之“路”,也是人心沟通之“桥”,更是世界大同之“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世界人民通过“一带一路”来“谈心谈话”,在不断交流中心心相连,在深入了解中心心相惜。感悟“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智慧。“一带一路”倡议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有容乃大、与邻为友”“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等传统文化精神和哲学智慧。如阳光、似火苗,“一带一路”照亮了“贫困的黑暗”,温暖着“被遗忘的角落”,致力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十年,“一带一路”为沿线人民群众“实打实”地办好事、谋幸福,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大国应有之责任、彰显了大国应有之担当。实践证明,“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感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智慧。“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播于亚欧大陆,进而漂洋过海、影响世界的。自古至今,中国向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没有金戈铁马,有的是骆队和商船;不搞零和博弈,长存赤诚之心。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将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种子播散在世界每一个角落。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大道共通,山海同心。“一带一路”穿越时空、兼济天下、通往未来,是光明之“路”,更是人间正“道”。“路”在脚下,“道”在心中,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凝聚团结力量,奋力开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万千气象!

发布人:萧三石 发布时间:2023-10-19 01:09 收藏 阅读人次:9748

初审:王嗣音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