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古人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个“阳数”相重,故曰“重阳”。节日当天,登高望远、踏秋赏菊、插戴茱萸也是必不可少的风俗。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基层一线铺展,悄然与“重阳节”撞了个满怀,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从习传统俗中明悟“深远内涵”,让主题教育充满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经久不息的“重阳味”。
登高望远,立“山顶风光独好”之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阳自古就有登高望远的习俗,登上山顶,极目远眺,见“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便知个人之渺小、自身之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正值主题教育开展热潮,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契机,秉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态度,逐字逐句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理论学习教材,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要结合中心任务和工作实际,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聚焦社会发展堵点和群众急难愁盼,坚持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以“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的劲头,在理论学习的路上所向披靡、勇攀高峰,将主题教育“风光”尽收眼底。
踏秋赏菊,练“秋菊傲雪凌霜”之骨。“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重阳历来离不开菊花,菊花有傲雪凌霜之铮铮铁骨,纵使寒风凛冽,依旧“宁可抱香枝头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要想抓的牢,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如“菊”般绽放,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意识投身到为民服务当中;“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同志曾身陷逆境之中,却依然借菊花抒发洒脱激扬的心境,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有攻坚克难、百折不挠不惧的顽强意志,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应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形势,始终做到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使“百花开尽”而独我“芬芳”。
插戴茱萸,用“茱萸香远驱邪”之效。“山茱萸,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浊。”茱萸雅号“辟邪翁”,气味辛辣芳香,有治寒驱毒之功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检视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将“茱萸”悬于心门,始终绷紧廉政之弦,敢于揭短亮丑、敢于红脸出汗、敢于剖析自我,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治已病”又“防未病”,驱散心灵“雾霾”,祛除作风陋习,及时掸去思想“灰尘”,摆正前进“航向”,守得住本心、经得起风浪,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让整改效果看得见、摸得着,确保动真格、见真章,更好发挥主题教育“祛病强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