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旗帜鲜明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村级干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末端落实者,在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部门要优化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青黄不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破“千人一面”之弊,立“精准考核”之效,助力村干部担事干事“出圈出彩”。加强农村干部管理,需要不断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行的农村“两委”班子及成员考核量化管理办法,给农村干部上好紧箍咒。各地区要依据考核量化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农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应该承担的职责任务进行了全面梳理,逐项逐条列出考核指标,明确考核清单,有效防止了仅靠党员、代表投票和凭印象打分的问题。考核的方式更加科学,对各项工作要及时纳入动态考核范围,并进行考核评价、记录在案,有效防止了年底拍脑门、一锤定音式考核的问题。通过建立能者奖、平者罚、劣者汰的农村干部动态管理机制,以绩评分、以分定档、以档定奖惩,树立了以实干实绩论英雄、凭实政实效兑奖惩的鲜明导向,有效防止了吃“ 大锅饭” 、滥竽充数的问题。
破“懒散怠慢”之象,立“严管厚爱”之制,助力村干部创业热情“出圈出彩”。加强农村干部管理也要激励与约束并重,通过提高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干部工作上有奔头,持续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适当提升工作表现突出的农村“两委”班子及成员的待遇,为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要聚焦基层党建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村干部满足现状、担当意识不强的现状,探索建立村干部奖励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引导广大村干部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迸发村干部带领群众促进乡村求发展的激情,让村干部不敢懒、勤于政,形成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
破“定位不准”之倾,立“党建引领”之势,助力村干部自主意识“出圈出彩”。农村干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他们的力量汇聚到推动农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洪流中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配套资源的增加,村干部对外部的依赖性减少,自主性增强,组织部门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加大对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等工作的考核比重,让他们工作目标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对乡村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规划,整合乡村治理的各种资源,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乡村振兴工作一线,促使他们主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担当作为,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为深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汇聚了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