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纪念日。87年的时光,我们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贫穷走向富强,我们能闯过这一路的大风大浪,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力量,而长征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再看看那些在长征路上光芒闪耀的“数字”,细细品悟这不凡的历程、这伟大的精神。
25000里是信念贯彻到底的征程。长征历时两年,在这七百多个日夜中,每一天都没有安逸,都是危机四伏、险象丛生。面对强大的敌人,面对艰苦的环境,没有坚定如磐的信念、钢铁一般的意志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参与长征的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正是一支铁的队伍,由千万颗铁的红心组成,他们身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不移地相信革命必然胜利,正是靠着万众一心,决心跟党走,永做革命人,他们才能走过这漫漫征程,才为中国共产党保存了有生力量,为革命胜利留下了火种。今天的我们,同样有着新的长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目标又何止两万五千里。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紧扣时代主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将个人的发展和新时代的成长路紧密联合起来,在新时代的长征发挥好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积极去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党的创新理论,在主题教育熏陶下提高党性,真正锤炼出过硬的理想信念。在理想信念“指明灯”的指引下,看清新时代长征路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不断为伟大理想见诸行动、做出成绩。
600余次战役战斗是永远斗争到底的证明。长征路上,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是敌人的炮火不能让红军屈服,也不能让共产党人言弃。革命战士们的内心中有着和一切敌人斗争到底的顽强意志,他们站着就是藐视一切牛鬼蛇神的巍峨高山,他们冲锋就是无惧一切敌人的猛虎,他们坚守就是稳如泰山的铜墙铁壁,他们靠着斗争赢得了生机,也靠斗争赢得了未来。新的长征路上不乏大风大浪甚至是狂风骤雨,党员干部们要想取得先机、闯过难关、赢得胜利,同样要继承和发扬斗争精神。首先就是要摆正自身位置,不去做爱惜羽毛的“绅士”、遇难就躲的“懦夫”,正确认识到依靠斗争才能让险象环生出现峰回路转,实现披荆斩棘、斩关夺隘;真正将斗争的意识牢记心头、将斗争的基因刻入骨髓。在面对难关时,要让“让我来”“我先上”成为口头禅,让“向前闯”“奋发干”成为迎难克难的主旋律,在斗争中不断磨砺志气、骨气、底气,真正做到在初始节点“站得出”,关键节点“挺得住”,最后阶段“熬得起”,依靠伟大斗争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9天9夜的摆渡是党民患难与共的真情。“不要怕,我们是工农红军,是专门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不乱打土豪,不乱拿群众一点东西。”靠着这些和善的话语、为民的真情以及严明的纪律、文明的举止,红军走了一路也得到了人民一路的支持。在中央红军主力抢渡金沙江时,多名彝、傣、汉族船工为了让红军度过艰险,9天9夜不停地摆渡,终于让红军未丢一人一马,安全渡过金沙江。这段历史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只有正确对待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才能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有序发展。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长征路上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用好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一无往不胜的法宝。在工作中始终摆正好为民姿态,多“身入”基层、“心入”群众,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人民需求、听取人民意见、记录人民心声,做群众问题的“百晓生”;更要有躬身实干的为民意识,带着一颗为民真心,切实去把人民的问题解决完善,为民的政策落实彻底,用行动阐释“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筑牢与人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18座大山、24条大河是艰苦奋斗的印记。长征之路其中艰苦,非常人所能忍受。面对空气稀薄的雪山、泥泞吃人的草地、干旱贫瘠的高原、险象环生的大河,每三百米就有一名战士倒下,但是红军们最终靠着“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了饥饿、战胜了疲乏,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成功会师。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了,但绝不代表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过时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到工作最艰苦最难打开局面的地方去,依旧是每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员干部要自觉挑起“天降大任”,在艰难困苦的“必修课”中摒弃骄娇二气、了解基层百态、拧干知识水分;在自讨苦吃的“常修课”中砥砺为民初心、做好调查研究、习得实干硬功。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真正做好党交代的任务,做出利民的实事,成长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栋梁之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员干部在新的长征路上,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立志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