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不断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蝶变”后的之江大地,一幅崭新的“富春山居图”徐徐铺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眼下,乡村振兴战略已经从“蓝图”进入“施工”阶段,如何为乡村“造景、赋能、添彩”,是摆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严肃考题。新时代的基层党员干部要善于透过“蝶变浙江”解锁乡村振兴之“道”,写实新时代乡村振兴“三色日志”,让美丽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希望田园”,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赋能添彩。
“党建兴则乡村兴,党建强则乡村强”,坚持“党建为魂”,写实“头雁领航群雁飞”的“红色日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美化环境、盘活资源、创新机制入手,让农村地区实现了“美丽蝶变”。广大基层党组织要把组织振兴作为先导工程,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将返乡大学生、创业乡贤、能工巧匠、种田能手等发展为党员,不断壮大村级党组织队伍,以更好发挥“领头雁”作用。同时,要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方式,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写实基层党建文章, 并通过“云课堂”“田间宣讲”“院坝课”等方式延伸基层党建触角,真正把基层干部群众团结起来,下好上下“一盘棋”,形成“头雁领航、强雁护航、群雁齐追”的浓厚干事氛围。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优则动能足”,坚持“产业为基”,写实“百业兴旺笑开颜”的“金色日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千万工程”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做足“绣花功夫”,制定“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实现了“村村产业有特色、户户创业有奔头、人人就业有门路”,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鼓足了农民群众腰包,值得大力学习借鉴。基层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幸福这个“国之大者”,开动脑筋想对策,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垂钓、果园采摘、非遗产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并以“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产业链、价值链、增值链“三链并进”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生态为要”,写实“点绿成金向未来”的“绿色日志”。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湖州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它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乡村蝶变”的新空间。“千万工程”二十年,是浙江重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二十年,让浙江乡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向“净、绿、美”转变。基层党员干部要细悟“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统一起来,在产业谋划、人居环境美化、农村垃圾分类、水土保护及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下足实功夫,推动“点绿生金”,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最美底色,让美丽的田园沃野成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