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中,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这些白衣天使跨越了山海,将大爱给予需要帮助的人,挽救了无数宝贵的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唱响了大爱无疆的友好之歌。
致敬他们敢于担当,跨越万里“用医者的仁心守护患者的健康”。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成员们不少都是从业已久的业界大拿,在国内就能拥有不错的薪资待遇,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但是当知道国家需要他们、那些患者需要他们时,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哪怕是感染率、病死率高的埃博拉,哪怕是一去就不知归期、与家人的分离苦楚,都无法阻挡他们与病魔较量的脚步,这就是一个医者的担当。在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帮助下,受援国不但保住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也逐渐完成了“造血”,有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带不走的医疗队”,这些敢于担当的“白衣天使”真正在受援国与中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当下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少不了荆棘坎坷,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最是需要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接过时代使命的接力棒,主动投入到基层、投入到一线,前往艰难困苦、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果断接下那些烫手的山芋,去悉心了解人民的急难愁盼,去破解改革发展过程的“中梗阻”、政策推行路上的“绊脚石”,将工作滴水不漏地扎实推进,真正在担当作为中赢得党和人民的肯定。
致敬他们能力过硬,跨越国界“用精湛的技术破解复杂的病症”。处于异国他乡,医疗设备、医疗环境自然不及国内,但是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成员们却依旧完成了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的壮举,这靠的就是他们过硬的能力。他们很多人从小就立下从医的梦想,在学校里、在实践中不断精益求精,在千锤百炼下逐渐有了深厚的知识、应急的技巧、稳定的心态、创新的意识、过硬的技术,这才能够在复杂、陌生的环境中能够从容应对,完成了无数的急诊、手术,将无数的生命抢救了回来,还让中国传统医疗技术在异国他乡发扬光大,真正用精湛的医术实现了“挽病人健康于既倒,扶生命大厦于将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面对多样化、高标准的工作,显然无法靠着“学步”混过去,只有磨炼出过硬的本领,才能达到“风雨面前无惧色、越是艰险越从容”的境界。要及时根据时代变化、发展需要、实际需求去学习专业本领,在反复研究、虚心请教、切身实践的过程中查摆不足、填补空缺,真正锻造过硬的本领,能够游刃有余地将简单的工作干到最好,重复的工作干到最快,困难的工作完美解决,做出更多非凡的成绩。
致敬他们甘于吃苦,跨越坎坷“用有限的条件挽救无数的生命”。如今的我们已经可以享受到优渥的医疗条件,在设施齐备、药品齐全的支撑下,医生们可以顺利地完成诊治工作。而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成员们去的地方,往往经济并不发达,医疗条件也有些不堪入目。多个病人不分病种挤在一个大房间,陈旧的手术室设备、没有消毒的医疗器具、空空如也的医药架都诉说着艰苦异常,衣食、交通等方面也面临诸多不便,甚至连瘟疫、战乱也时有发生,但是中国援外医疗队却充分地发扬了不惧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执着克服了艰苦的条件,在异国他乡唱响了救死扶伤的大爱之歌。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党员干部在处于艰苦环境中时,在碰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不妨看一看中国援外医疗队跨洲越洋、吃万般苦的故事,从中激励自己,少些埋怨,多些实干,真正正视艰苦、甘于吃苦,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锻炼本领,靠着自身的艰苦奋斗让最贫瘠的地方也绽放明媚的花朵,也让自身在千锤百炼的磨砺下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