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寄语广大年轻干部,挺立潮头、昂首阔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作为一名初任选调生,更应接好“可为”年代的接力棒,走好人生第一步,书写新时代“有为”之书。
始于神韵,用心用情,“起笔落墨”间“初心常在”。“立文还需心先行”,书本的神韵源自于心,是著文写书的根本遵循,无心则无神、无神则无魂。初到乡镇,独在异乡的陌生感和语言民俗的隔离感,总会因能不能听懂乡亲的话、办好乡亲的事而被不断放大、自我精神内耗。但“方法总比困难多”,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延安插队时提到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等“五关”,初任选调生也需要用心用情地“过关斩将”。比比手势、做做动作,与乡亲也能无障碍沟通;聊聊田地、谈谈三农,也能掌握乡亲问题一手资料;吃透政策,做好协调对接,乡亲的疑惑能在这里得到充分解答。因此,在“行笔走墨”前,常怀“信仰初心”,永葆“为民初心”,“一杯热茶”“一声慢走”,方能站稳人民立场,发扬红色基因,在“身入”基层的同时“心入”基层,领悟初心奔赴基层赶考,坚守初心面向基层发力,践行初心扎根基层奉献。
基于细微,字字珠玑,“字斟句酌”间“鞭辟入里”。“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细微之处、三言两语便可窥见书中意蕴、一览作者风骨。想在基层工作中见微知著,便要推敲起精益求精和自我革命这两个要点。基层事兼具“大”与“小”双重属性,一个盖章、一次审批却是乡亲夙夜难寐的心头事,一句“办好了”“没问题”却能让乡亲踏踏实实地满意回家,办好基层事要如“遣词造句”般,着眼乡亲小事、精益求精,真真切切地理清摸透问题的本源,找准“小切口”,把小事做实做好,用精细的服务换回真挚的笑容。解好基层题的本领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思维”恰恰会“文不对题”,需像“惜字如金”般凝练字句、沉淀自我、进行自我革命,切忌小事化了的敷衍作风,要不得只重“大浪”不重“蚁穴”的工作视角,以自我革命从细微处见真章,沉下心来、眼睛向下,才能看准细微;静下心来、分条缕析,才能锚定细微;用起心来、求教于贤,才能切入细微。
成于情节,妙笔生花,“谋篇布局”间“引人入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本“有为”之书,必然在情节的起承转合间流露着真情实感,用以描摹现实、传递思想。要想做到这一点,初任选调生须在实践中历经积淀、厚积薄发。若非如此,则胸中无货、脑袋空空,憋出的只言片语,也只是“无病呻吟”,全无价值。应多往田间地头走走,让裤腿沾泥成为常态,一步一个脚印“采风”基层,“历练”出能识五谷苗木、能讲家长里短的本领。应在实践中“操练”,多往治理堵点走走,去往“人居整治”“安全大检查”等一线,不断在困难处聆听基层、在矛盾处体会基层,在核心处治理基层。应在实践中多想想,树立问题导向,进行思想“淬炼”,常思常悟、常炼常进,把乡亲急难愁盼问题解构剖析,总结经验,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办事思维和工作智慧,赋能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