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习近平拿陕北农村当作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养育他的黄土高原上,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作为一名已经在村1年的选调生,无比幸运,我也在甘肃省会宁县丁家沟镇慢湾村找到了青年时代的“第一课堂”。在这里,我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关需要闯、需要破——与村“两委”班子的“合作关”,走访入户必须掌握的“民情关”,以及需要不断巩固日益强大的“实干关”,一年披荆斩棘,坚定不移,一往无前,“闯关”的故事还在续写。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过“合作关”,擦亮忠诚底色。
初到村上,就是一个“愣头青”,最先打交道的就是村上的支书、文书,因为见过太多的“躺平式驻村”“走读式驻村”,除了关心来这里的生活适不适应、心态有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他们更关注:年轻人的心思有没有沉下来,有没有一起“驻”在慢湾?
基层工作不似校园学习,看似不设“考卷”,实则处处是“大考”,唯有真干实干才是真“成绩”,也是让村干部信任你、接纳你你的唯一渠道。于是,我跟着村文书一起整理台账资料,什么是“雨露计划”,谁家申请了“小额信贷”,哪家还没有缴纳“合作医疗”,在上千份表格文档中摸透每一个业务模块;跟着村支书一起处理矛盾纠纷,河底社因为修路无法实现户户通产生矛盾纠纷,盘龙湾因为门前污水排放不通向上投诉,上大山农户因手机欠费停机怀疑电信公司多扣费用反复投诉,一桩桩,一件件,我在共同处理的过程中,由无知青涩逐渐变得轻车熟路。时间久了,我也由叫不上名字,逐渐成了文书、支书口中最频繁的“小裴”;由“不认识这个娃”,变成了村民口中的“这是驻村工作队的干部”,慢湾村委会逐渐有了我小小的一席之地。
下村工作前,一位多年前驻过村的老前辈跟我讲他驻村的经历,告诉我“驻村工作要懂得合作。”到现在,我逐渐领悟“合作”二字,在基层,这份合作由“干”而来,又为了“干”而存在,唯有合作与实干,才能真正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做好各项驻村帮扶工作,着力提高乡村振兴效力效能。
“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过“民情关”,点亮爱心暖色。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驻村以来,回看我的行走记录,我已走过491公里的路程,相较于慢湾村17.2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说,微不足道。但在行走途中,见过的一些人、一些事,掌握的那些民情户情,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有如千钧重。
“家里只有一只狗,在陪着我们”。
2023年7月11日,我来到李长娃家。李长娃是村里的监测户,那是我到慢湾村后第一次去他家。从此,这户让人“惊心动魄”的家庭就成了我的“常入户”。从半掩着的门进去,有一只黑色的狗,见我第一次去,就叫个不停,但好在有绳子拴住,也不是很吓人。院子里小板凳上坐着一位老奶奶,那是李长娃的母亲,我们进去说话,李长娃才从里屋出来,智力二级残疾残疾,没有正常劳动能力的他,只有与年长的母亲相伴。院子里杂乱地放着一些盆子和衣服,我认识,那种形状的盆子,我小的时候家里用过。除此之外,好像没有一些能够称得上为家具的东西。我好奇他们吃什么、喝什么,转头看到院子那一侧,一块地,一半种了蔬菜,一半种了向日葵。这种生活场景,称得上“惊心动魄”,但我知道,在农村,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自此之后,我们定期为李长娃家中送去米、面、油这些生活物资,有什么帮扶政策第一时间纳入,尽力而为帮助他们。去的次数多了,他家的狗好像记住我了,见我们来,都不再大声地叫了。
“我这一生走土路,走到了70岁”。
2023年8月19日,我来到周子俊家。慢湾村今年争取了8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周子俊家门前的道路正在硬化范围内。到他家门口时,他正在一把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椅子上坐着,正如影视剧里那样“饱经风霜而又云淡风轻”,我们谈到最近一直推进的硬化路项目,他提到“我这一生都在走土路,走到了70多岁。”听到这句,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回想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走过土路泥路的次数屈指可数,以至于不能相信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至今没有硬化路可供人们行走。正是这样一次入户交流,让我对道路硬化项目更加上心,10月份以来,通过和镇上、村上沟通,慢湾村又争取到了2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滞后的出行方式正在被改变,村民的生活质量在提升,而我们,驻村干部存在的意义也在凸显。
“他们能够生活成这样,我已经骄傲、知足,不再奢求任何东西了。”
2023年9月27日,我来到李小兰家。李小兰家也是村里的监测户,到她家时,只有她一个人。忙着拍照,她起先讲的内容我没有听全。等我坐定,她刚好开始讲两个儿子的故事,三十二三岁时老公生病离开,仅剩下李小兰和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儿子生活,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到现在,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顺利毕业,在厦门工作并有了家庭。提到儿子们,李小兰说,“他们能够生活成这样,我已经骄傲、知足,不再奢求任何东西了”,她开始有些止不住地流眼泪,我知道,那是一种又心疼又骄傲的眼泪,她知道孩子们在这样困难的家庭中成长成才、成家立业的不易和艰辛。会宁县是著名的状元县,我所在的慢湾村,像这样在贫困的生活条件、贫瘠的教育条件下,依旧能够考上大学有所成就的人才不胜枚举。正是深知教育对于人生之意义,作为驻村干部,我们积极对接联系帮扶单位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更多深山学子走向广阔人生舞台。
心里有牵挂,脚下有道路,眼中有方向,在每日的行走入户中,我听过、见证过,甚至参与过各种各样的“生活”。有83岁依旧能跑动的老奶奶,有身患残疾却依然种着玉米、土豆、小杂粮的年轻人,有放弃大城市工作来家里拍视频而不被父母理解的大学生......正是在这各色各样的“生活”交织中,一幅清晰的民情地图在我的脑海中诞生,更加明确的驻村责任图也随之形成,我的驻村工作开始丰富多彩。
“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过“实干关”,恪守为民本色。
落后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驻村工作道阻且长。然而我坚信,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从田间地头到农户家中,从村委会的办公桌到老百姓的热炕头,从听不懂方言俚语到轻松沟通交流,实干吧,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以“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的魄力,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以“雄鹰何惧暴风雨,青松何惧风雪寒”的胆量,让青春在眼前这项“良心的事业”“春天的事业”里绽放绚丽之花。
深秋的慢湾,寒意渐浓,却正是忙碌的时候,一车车滚动的洋芋蛋,一捆捆摞起的玉米棒,冬小麦已然冒芽,黄土地收拾的整齐利落,处处涌动着收获的美好,踏印着实干的脚步。而我的驻村“闯关”故事,还在继续,“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或许,我正该如这冬小麦一般,不畏严寒播种,无惧风雪成长,在下一个欣欣向荣的初春时节,褪去一身娇骄气,留得满身泥土香,向这片滋养我、呵护我的土地和人民,交出一份“高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