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欢喜事,石榴成熟时。”又是一年石榴结果的时节。转眼间,我作为驻村选调生来到河北木村已有一年时光。闭上眼,木村的田野、乡道、烟火、河流,在脑海中印成画面,像胶卷电影般一幕幕浮现。每一个景物背后我都会想起一段故事,那是我珍藏的“独家记忆”。
一颗红石榴,是甜蜜的开始
“大爷,大娘,有人在家吗?村里过来看看厕所还好用不。”刚到村里时,正赶上全村问题厕所摸排整改行动,我便被委派了这项重要任务。每天和村干部拿着农村户厕检查表,挨家挨户地查看改造后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厕所有没有问题,做记录、拍照片、问情况。虽然是刚来到这个村子,但“厚脸皮”的我一进院里,就会大着嗓门打招呼,在屋里歇着的、在院里侍弄小菜园的村民,看到我们走进来就招呼我们,还会热情地摘个红石榴、青柿子塞给我,说:“妮儿,这石榴甜着呢,这青柿子脆着呢,先装一个吃去吧。”有的看我们走得满脸大汗,就让我们到院里的水管下洗洗手、洗洗脸,也不用擦,阳光一晒就干了。遇到还没有改厕的农户过来了解情况,我便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从乡村干部那里了解到的政策,给农户解释:“咱们厕所改造是有补贴的,可以免费改。改了之后干干净净的,还能减少很多常见病的发生。”初来乍到,一场改厕行动,让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为木村的一分子。
一辆三轮车,是服务的驿站
我们木村是一个万人大村,人多占地也大,很早就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每个村干部负责1~2个片区。疫情防控期间,要给居家隔离人员采集核酸。因为片区大,村干部就开着电三轮带着我和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走街串巷采集核酸。那时,早晨经常会下小雨,有的地方颠簸难走,三轮车晃晃悠悠,我们穿着防护服在电三轮上坐不稳,就干脆躺在电三轮车里。后来,我独立分包了几户隔离人员,和每一个人都加上微信,加微信时申请语是这样写的:“您好,我是木村支书助理小李,居家隔离期间如有任何问题和困难请联系我。”有一位从外地来打工的大叔,因为合租农房里没有炊具,又不能一直吃泡面。他通过微信联系到了我,我确认位置、明确需求后,就联系保供超市,积极协调,用电三轮为他送去了电煮锅、蔬菜、肉、米、面、油等急需物资,解了燃眉之急。这件事过去很久了,每每想起,我都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是我直接协调帮助群众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杯热乎茶,是暖心的慰藉
开春后,前来办理业务的村民越来越多。有的村民还有许多烦心事、操心事要跟村干部讲。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开始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说什么,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给群众帮上忙。后来,乡村干部们教我,要学会倾听,要努力为群众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次,一位大娘来办事,负责她这个事情的干部去开会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大娘很着急,说起她要办的事情也感到很委屈。我就把大娘请到办公室,搬来椅子,端来热茶,耐心地听大娘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大娘讲完之后,激动的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对我说:“小妮儿,跟你说了说,我心里好受多了,刚才来的时候胸口跟堵着什么似的,都快喘不上来气儿了。”其实,一杯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耐心的倾听却可以拉近和群众的关系。村民们许多想不通的事、解决不了的事,来大队找干部,对村干部来说往往就是一句话的事。面对来办事的村民,既要讲政策还要讲人情,既要解决问题,也要劝解安慰。
斗转星移,一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在驻村每一个日日夜夜,看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景物,相伴成熟而又老练的乡村干部,接触纯朴而又可亲的村民群众,我悄悄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一定要多向乡村干部学习“接地气”的工作方法,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用心用情做事,坚持一切为了村民着想,努力把村民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