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札记:以“正青春”奋斗在“最基层”

四川省仪陇县县委组织部 王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轻边防战士在皑皑雪山立下的铿锵誓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年轻航天人探索宇宙抒发的豪情壮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年轻的莘莘学子发自心底的庄严承诺;“年少多壮志,青春应许国”更是我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基层选调生给自己许下的青春理想。

  近期,全国各地新一届选调生陆续到单位报到工作,青年学子们走出象牙塔,从“大学生”到群众的“小学生”,从一名象牙塔里的稚嫩学子转变为一名“耕耘”田亩的选调生,广大选调生要用自己的“正青春”立足“最基层”,主动躬身入局“趁热打铁”立“炙热梦想”,过好从语言关、村情关、村事关,推开“村里门”,当好“村里人”,办好“村里事”,走稳基层选调生的驻村成长之路。

  推开“村里门”,学说“村言村语”。“言百姓话,抒百姓情,说百姓事儿”是选调生扎根基层的必修课。选调生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是外地人,语言关是到村任职要面临的第一道坎。听得懂本地话、吃得惯农家饭、进得了群众门,才能算得上真正适应了农村的工作环境。要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学会听“群众的语言”,多使用“群众化语言”,用群众听得懂、易于接受的“白话”“土话”和他们打交道。要主动和村社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面对面与群众聊家常,用鲜活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给群众讲政策、做宣传,尽量挑最通俗、最明了的话去说。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与乡亲们拉家常、交朋友、认亲戚,融入“大家庭”,增进“鱼水情”,只要把自己当“村里人”,群众就会把你当“家里人”。

  走进“村里去”,熟悉“村情村貌”。作为一名选调生,到村任职的第一件事情从熟悉村情民情入手,提前“备备课”“热热身”,学习浏览村务资料,掌握全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对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做到信手拈来、了如指掌,做到“政策一口清、群众问不倒、问题难不住”。要用“脚力”丈量农田大地,多到村里走一走、多去产业看一看,写一写心得体会、记一记成长变化,收集村情民意的“第一手资料”,尽快让自己成为对村情“知根知底”的“村里人”。要跳出村里看村里、走出农村看农村,从全村的角度看问题、出点子、作规划,着眼于村里的未来长远发展,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去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只要你走进“村里去”,群众就会把你当“自家人。

  常往“村里跑”,干好“村事民事”。“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立行”。选调生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要在乡村振兴上多思“金点子”,在村级管理上多想“好法子”,在党建引领上多出“妙招子”。要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提升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战斗员”,根据村上的资源禀赋和干部性格特征,科学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立村产业,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当好基层治理的“协调员”,紧盯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主动摸清群众所急、所虑、所想、所盼,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自己的“上心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只要你干好“村里事”,群众就会把你当“贴心人”。

  “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这是新时代赋予基层选调生的光荣使命。不管是为期两年的驻村锻炼,还是今后将分配至的新的工作岗位,大家都将牢记选调生身份,纵使风急浪高、乱云飞渡,也能坚守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让选调之路行稳致远。
发布人:后青春的诗 发布时间:2023-10-26 08:44 收藏 阅读人次:2447

初审:汪青雷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