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秋收的忙碌,路边的格桑花在摇曳绽放,打开台灯,翻开工作日记,好像已经用了30多页,这也代表着我的驻村工作已经“满月”了。回顾这一个月的工作,我发现自己身上似乎多了什么味道,好像是“土味”。正是因为这些“土味”磨砺了我,让我褪去了稚气,迅速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成为一名合格的选调生。
做“土味”干部,说话要讲“土味话”。大学期间,我学的是播音专业,受整体语言氛围的影响,在平常讲话习惯用普通话,以至于和朋友说话的时候,都忍不住去纠正朋友的发音,朋友总是吐槽,和我说话太累了,问我不能讲“土味话”吗?我没有想到学了四年的普通话,一朝却被方言所替代。驻村当天下午,不少老年人来咨询问题,但我发现我都听不懂。我当时脸上骚红,心里却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语言关,要讲好“土味话”。晚上给妈妈打电话说和我讲话要用方言,当时妈妈笑骂“学了四年的普通话,到头来还讲方言,我这四年白投资了”,但和我讲话还是用“土味话”尽量营造出良好的语言氛围。我也积极融入村民中多沟通,从短词到长句,从“四不像”到“炉火纯青”,我在短短一周之内掌握了“土味话”。到后来走访的时候,我都可以使用流利的方言和村民进行交谈,结束的时候一名大娘给我说“你这话说嘞中,真亲切”。讲好“土味话”不仅可以和群众更流畅地交谈,更可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更好地开展工作,所以做“土味”干部,说话要讲“土味话”。
做“土味”干部,鞋上要有“土味香”。从村民口中的“那个谁”到“小哲呀”,这短短一个月当中,我深深地意识到鞋上要有“土味香”的必要性。初到村庄时,颇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彷徨与无措,根本不知道工作的“破局点”在哪里。偶然的机会,我在村阅览室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到青年习近平在插队的时候和群众共同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于是我从中找到了“破局点”,那就是鞋上要有“土味香”。于是早晨,我在村长者食堂给爷爷奶奶们打早饭;中午没事拿些零食,到村民家“蹭饭”;晚上在村文化广场,我和运动的儿童一起玩耍,成为了“孩子王”。渐渐地,村民们对我逐渐熟络起来,对我的称呼从“那个谁”到“小哲呀”。结果就是我和这个村熟悉起来了,村民也相信我了,干什么工作都愿意配合我。甚至有村民对我说“小哲,没事,你大胆干,把这当成你娘家,我们都是你娘家人,都支持你。”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走出了办公室,让脚在西果店村的土地上行走,让鞋上染上了“土味香”,让“泥土香”成为“破局点”。
做“土味”干部,心中要有“土味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驻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不管是嘴上要讲“土味话”克服语言关,还是要鞋上有“土味香”破开人际关,这些都是外部的因素,只有心中要有“土味情”来克服心理关,这才是必要因素。在驻村的过程中,我们心中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白我们驻村的目的,我们驻村就是要在乡村这个土壤中挥洒自己的汗水,实现个人理想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我刚来村中会有落差感,但每当我憧憬、迷茫的时候,总会听到“小哲,吃了没”“来俺家喝汤吧”等暖人话语,总会看到那一张张朴实的脸庞和灿烂的笑容,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充满了干劲。心中的“土味情”让我像苔花一样扎根在这将近600人的小村庄当中,产生了奇妙的缘分。向下扎根共同努力,总会有一天我们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开放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花。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扎根在驻村一线的选调生们,更是需要让自己的身上有更多的“土味”,更好地在乡村这片土地开出绚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