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年轻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好、传承好党的宝贵经验,探索“四下基层”的“时间维度”,推动“四下基层”在乡间沃野上蔚然成风、产生实效。
理论宣传要“门到户说”,“第一时间”把党的声音从“声边”传到“身边”。《淮南子·氾论训》有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党内教育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政策理论内涵丰富、宏大精深,年轻干部要将“换位思考”作为让“党的声音”接地气、飞万家的有力武器,站在群众的角度“看事情”、坐在群众的位置“想问题”,把自己当做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正了解群众在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菜价工资、家长里短中对惠民政策和理论知识的需求,时刻把握在多元群众、多样诉求和复杂环境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将晦涩难懂的政治话语变成通俗易懂的“群众方言”,采取多种多样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各型各类的群众“因材施教”,让群众不仅愿意听、更能听得懂,让政策理论不仅说得好、更能用得上。
调查研究要“步步到位”,“主线时间”把破解难题从“脑力”变成“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滹沱河畔,太行深处,南海之滨,雪域高原……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之中,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才能“成一家之言”。每一次深入调研就是一次躬行求知,年轻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冲破认识思想藩篱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重要载体,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用实践滋养的沃土上,向汇聚基层经验、基层智慧的人民群众“拜师求教”村里的村情村史和文化风貌,向村里威望高、群众口碑好的乡贤才士“拜师求学”群众工作的本领与技巧,在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中找到影响和制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堵点”,精准擘画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蓝图,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稳步前行。
实干为民要“坚守初心”,“久久为功”把办公场所从“高楼”搬到“田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水才见两腿泥”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错综复杂民生问题时的坚定态度。在全乡没有一条公路,素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说法的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习近平同志跋山涉水访“真贫”,留下了“三进下党”的故事,为下党乡的发展定向领航、排忧解难。“所有实际能力的获得都要靠实践。”年轻干部要将工作方法从“等群众来访”变“下基层接访”,将办公桌椅搬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庭院门口,通过“走村入户、上山下田”的走访和“把脉问诊、解剖麻雀”的调研,对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居环境、矛盾纠纷等富民惠民的路径寻“根”究“底”、变“堵”为“疏”。不驰于空想,严格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对标对表、自省自查,从思想上找差距、从内心处寻不足,不骛于虚声,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具体时间、具体要求、预期结果,在群众中绘制蓝图、在实干中实现蓝图,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实干精神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到统筹兼顾、稳扎稳打、真抓实干、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