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选调生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既要“向上生长”,也要“向下扎根”,自觉做到信念向上、脚步向下、心态放平,扎实走好驻村之路。
信念向上,坚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之情,在驻村路上“走得远”。理想信念是行动之基,是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雨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我曾在人生的两个关键节点回答过两个不同的问题:本科毕业时,我选择去西部支教,周围人问我“你为什么去支教?”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周围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去基层做公务员?”两个问题是一个答案:因为我喜欢基层,喜欢和孩子们、村民们打交道,喜欢在每一寸泥土中寻找自己的“成就感”。这是内心的一种“冲动的理想”,放大无数倍看,也算是一种“青年报国之心”吧!我相信每一位选调生都和我一样,是怀着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心和为人民服务的远大抱负来到基层,想在广阔天地中做出一番事业,因此更要不忘初心,坚守“曾许人间第一流”的理想信念,让梦想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变为现实,等到回首来时路,却也可道“轻舟已过万重山”!
脚步向下,树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为民之情,在驻村路上“走得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选调生应在驻村工作中,在田间地头多走走,在村民家里多坐坐,知民情、晓民意,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一位老师曾给我分享了一个故事:她去兰考县考察调研时发现,即使过去了很多年,谈起焦裕禄书记时,当地老百姓也不会叫“焦书记”,而是亲切地喊“老焦”,只是这样一个称呼让她感动得流泪。“老焦”既是老百姓对焦裕禄书记工作的认可,更是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是老百姓亲手为他戴上的“勋章”。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作为选调生,应清楚认识到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我们应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扎实做好下村走访、村情调研、壮大集体经济等工作,只有沾得“满身泥土气”,才能早日成为老百姓口中的“小汪”“小张”“小刘”……收获属于自己的“勋章”。
心态放平,培养“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故乡之情,在驻村路上“走得稳”。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我曾听过坚守基层十余载的“老学长”讲述他与基层的故事,讲起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他娓娓道来;说到与群众的相处故事,他如数家珍;谈到有的基层干部选择离开,他又颇感遗憾。他也不是马鞍山人,言语间我却听出了他对浓浓的“故乡情”。我在马鞍山有七年的求学经历,因此内心深处早已将其视作“第二故乡”,这使得我虽只来月余,却对这里充满归属感和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作为基层选调生,应该把驻村地当作自己的“梁家河”,尽快适应生活工作环境,摆正心态,早日从“外来客”变为“当地人”,用建设家乡的心态去建设这座村庄。
“慎始敬终,行稳致远。”每一位选调生既然都谨慎地选择了基层,应只顾风雨兼程,扎实走好驻村之路的每一步,在实现人生理想、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的道路上走得更实、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