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周年记:且乘选调风 逐梦看山河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莲花村选调生 廖尔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蓦然回首,到村任职已然两年,政策宣讲、入户走访、国情调研……这段时光让我领略了独属于基层的浪漫美好,触碰到了基层的酸甜苦辣,更是感悟出扎根基层的选调意义。

初入基层,当志高不清高,要特别“能学”。在很多人眼里,选调生自带光环,是组织部门从毕业生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人才。但是我们要明白,学生时代比的是成绩,到工作岗位后,更多的是看能力。“唯有实干谋实绩,才以奉献述担当”。如何放下自己曾经的光环和荣誉,不断适应从学生到选调生这个角色的转换,是我的收获之一。同许多选调生一样,我也是从研究生到镇村干部,从机关到基层,面对理想与现实、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落差,也有过迷茫。在每一步重大转变中,将学习贯穿始终,是我能够迅速融入新环境的关键。要知道,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从民生实事到征地拆迁,从信访维稳到招商引资,涉及到的政策法规很多,涉及到的村情民情复杂,只有做到“门儿清”,才能更好地摆事实、讲依据、谈感情,让群众心悦诚服。所以,在基层这两年,我深切感受到只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学就得沉下去、钻进去、走出去,把实践当作最好的课本,把坚持学习当作一种习惯。通过走田间、唠家常,进一步掌握了群众语言、基层方法;通过跑现场、做设计,进一步夯实了专业技术知识;通过争取项目、对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协调能力水平,实现了从“理论通”到“实践通”的蜕变。这让我明白了,选调生不光要有学历,还要特别“能学”,只有不断实践,经常“充电”,做事才有底气,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深入基层,当取巧不投巧,要特别“能干”。还记得刚去村上报到,我就遇到村上的换届大事,乡镇领导告诉我换届就是最好的政治历练,也是对一个干部的政治考验。于是按照工作安排,我参与村民宣传、候选人考察、换届文件起草等工作。最开始,我挨家挨户上门征求意见、解释政策,晚上逐个给在外务工的村民打电话做好统计。头几天,效果很不好,经常吃闭门羹,甚至还会遇上挨骂受气,进度也缓慢。百思不得其解后向村支书请教,原来还是我干事方法的问题。后来,村支书亲自带着我走村串户宣讲政策,并借机让我跟群众“认个门”,手把手教我怎么跟群众打交道,还教给我一些土办法,让我在和村民们沟通时把普通话换成四川话,甚至偶尔还用富顺方言掰扯两句,把政策宣讲变成“拉家常”,边拉家常边了解群众思想、摸排候选人。慢慢地,从谈话记录、选民登记,到第一次主持会议,我逐渐找到基层工作的感觉,村民们也逐渐熟悉和接纳了我,在路上碰见时会热情邀请我进屋喝茶,还亲切地称呼我为“廖幺弟”。这让我体会到,基层工作看起来都是一些小事、杂事和事务性的工作,关键是要读懂群众、读懂民情,注重从实践中来,要能进老乡门、说老乡话、端老乡碗、办老乡事、解老乡难,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融入基层,当苦干不乱干,要特别“能讲”。接待群众来访,协调各种矛盾,参加各种会议,讲是一项基本技能。会讲,不是拿着稿子照本宣科,而是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与群众进行沟通,有的时候还得来几句方言、土话。我在村上工作,这方面感受很深,村上召开大会,在现场与群众座谈,会不会讲话、能不能把话讲到群众的心坎里,对整个会议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为了锻炼自己,尽可能地多往群众中走,参加小组会、院坝会等,既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也让自己有更多开口的机会,努力使自己在与群众沟通时,所讲能让对方爱听、愿听,才能有的放矢。在村上的两年,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维稳,事事件件如何做到让群众满意认可,没有捷径,只有去掉娇气,敢于实践,苦干实干。去年接到组织通知,抽调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于是我便开启了半个月不分昼夜的24小时工作模式。此项工作真正考验了我们的“能讲”功底,群众信不信、配不配合、理不理解,全靠我们通过手机去沟通,真正地让我经受了淬炼,增长了本领。当时感觉很累、很苦,但是现在回头看,那种从工作中得到的肯定和成就感,都会让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我认为,作为一名选调生,不要怕折腾,正所谓“玉经琢磨方成器”,要多在田坎和门槛上摔打,当我们走过阡陌纵横,处事才会更加从容。

扎根基层,当坚强不逞强,要特别“能忍”。从学校“象牙塔”到社会“大熔炉”,更要修身养性、练好心性。在基层,天天与群众打交道,难免会遇到性情暴躁、口无遮拦的人,说几句难听的话甚至骂上几句,此时作为干部,是不能与之计较的,反而更要带着真诚,把群众作为朋友,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记得我去年值班时,20多位群众到单位反映征地拆迁问题,说到激动时,哭天抢地,我反复告诫自己要沉住气、要冷静,慢慢疏导群众情绪;同时对于群众反映问题立即着手处理,终于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单位不同于学校,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障碍难以沟通而争吵,可能会被误解而受冷遇,可能因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不够而碰壁,这都需要我们坚强面对,从多方找原因,克服不足之处。如今,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别人对我有过误解、有过嘲讽、有过冷遇,但每当我为群众宣传一次政策、争取一次低保、打扫一次院落的时候,群众反馈给我的一张张笑脸,就是我扎根于这片土地的强大动力。

作为大学生,我走出老家基层;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我又回到乡村基层。跨越千里,远去的是故乡山水,愈发笃定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现在,新时代的使命也落在了我们年轻一代的肩膀上,我们必须继续向前,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发布人:吾亦澹荡人 发布时间:2023-10-31 10:00 收藏 阅读人次:3306

初审:杰瑞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