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又八天,是我和我的村“乡见”的所有时光。我陪他看夏去秋来,看生命变换,他陪我认识乡间的一草一物,伴我在基层的每一项工作中稳扎稳打。我想,我应把我们的“乡遇乡识乡知”都记下,记下共看的乡间美好,记下“基层人”的慢慢成长。
8月14日:初“乡遇”,记“青春奋斗正当时”的信心。
对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时埠村”的初次遇见,是在地图上找到了这个不大的村庄。我想,这里交通还算便利,也许并没有那么“村里村气”。村里没有“时”姓的人,也没有便利的水运交通,我找不见村碑,也无从了解村名的由来。但当我听到村委说“咱村经济水平还不错”“咱村比较稳定,村民也都好,哪哪都好”,当我看到新村行列式的规整布局、笔直宽阔的中央大道与村内平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我想,这里有我所期盼的陶渊明式的田园梦想。既然选择了基层,便只顾风雨兼程。作为基层工作的“小学生”,不能只坐在“凳子”上“等靠要”,要拒绝得过且过,要把工作放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方法放在路上,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问题面前不退后,在危险面前不恐慌。要焕发出坚定不移的斗志,更要发挥年轻干部的专业才干优势,以积极的态度和无限的热情投入基层工作当中,将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工作做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干事本领。
8月31日:再“乡识”,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
村民们总是那么热情好客,还不知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做什么,就邀请你到院内纳凉。听到我是新来的包村干部后,又像家中的长辈一般与我聊起日常,“哎呀,你这小闺女跑这么远来工作,真不容易,你家里人能放心啊”,“咱这冬天可太冷了,你肯定不能适应,你到时要把所有的防护都戴上”……这些来自陌生“家人”的关心,让我在他乡感到了温暖。忙于一天的工作,晚上与村两委干部一同商量村内事务:“退林还耕要做好群众工作”“土地下一年怎么流转”“村内环境卫生还需要继续保持”……这都是与群众紧密相关的民生“大事”。作为群众工作的“守护者”,我们既要考虑多数人的需求,也不能忽视少数群体的利益,要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牢记“国之大者”的重要内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融入群众、了解群众、学习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诉求。走村入户时,我常与他们多聊一聊,掌握他们的家庭情况与身体情况,了解他们困难的原因,通过寻找、落实相应民生政策,帮助他们缓解经济压力、找到生活的保障。
未完待续:终“乡知”,记“责任如山,重在心头”的决心。
驻村至今,我早就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分子,我想看到村民脸上充满笑意,我更想让他们看到青春中国最好的模样。我全身心投入各项工作,先后参与了经济普查、入户走访、农村环境治理、乡村公益岗报名、诚信之星评选等大大小小的事情。事有轻重缓急、艰难险苦,但只要讲究方式方法,定能破解工作之道。作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我们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民生小事当心头大事,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坎里,“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就是我的工作信条,他们的一声声“满意”就是我最好的收获。要做好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也要“心到”基层,要调研真问题,真调研问题,保持眼睛明亮、及时发现问题,保持头脑清醒、思考问题逻辑清晰。要加强业务学习能力,要勤学勤思、善学善思、深学深思,多做行内人,不说行外话,把责任与担当铭刻在心,时时勿忘、久久践行。未来,我还想啃更多的“硬骨头”:如何引入现代农业设施技术来摆脱村内老龄化严重无法继续耕种农田的困境、如何扩大村内农机合作社规模以产生经济效益……我要多多想办法,积极走访农户,鼓励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拓宽眼界、解放思想,创造“家门口”的增收新途径。
我们的“乡见”是细水长流,娓娓道来,慢慢留下印记。我想,他的“今生”也会因我而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