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重者先落地,速度是轻者的10倍。当时,亚里士多德的话被奉为金科玉律。年轻的伽利略对此产生了疑问,提出两个铁球无论轻重同时落地的理论。实验证明,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深刻揭示了“疑”的重要性。这个“疑”,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又是破解问题的发端,是学习的方法钥匙,也是为学者的能力素质。
乐疑善疑。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足见质疑精神的重要性。可以说,“一问”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养成乐于思考、善于质疑的思维习惯,就具备了求新求变、自我革命的优秀品质,就有了学习升华、工作升级的倍增器。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学习,终身手不释卷,每每是边质疑、边批注。就连生活中也是如此。看戏曲《苏三起解》时,对“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这一唱词,他就曾提出质疑,苏三既然离开了洪洞县,怎么还在大街前?认为应是“苏三离了洪洞监,将身来在大街前”,一字之改,使剧情更合逻辑。虽然唱词最终未改,但毛泽东勤于思考、乐疑善疑的习惯,成为一段佳话,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纵观古今,学而不疑,往往会成为被知识掌握的“书呆子”;只有乐思善疑,才能真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创新工作的能人。
有疑释疑。有疑是常态,人人都有不懂的东西,明知不懂,却随意放过,只会累加问题,不利于学习提高。比如,不认识的生僻字一查便知,但为图省事,有的“秀才读半边”,一错错一生,一直在出丑,这是学习中“有疑不释”的结果。有疑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较快,疑难问题越来越多,人人面临许多未知的东西。只有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时时处处、随时随地,见问号就拉直、有疑惑就破解,才能及时扫除知识盲区、补齐能力短板,这既是胜任岗位的需要,也是成长成才的过程。
不疑生疑。有疑,还需要见于未萌的睿智和自我革命的勇气。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新理念取代旧观念,总是建立在对已有的、过时的东西敢于大胆挑战基础上而得以实现的。比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就是质疑了几百年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再比如,在惯于制疑用疑的军事领域,自古都是“兵不厌诈”“兵以诈立”,如何识破对手的伪装佯动,不掉入精心设计的圈套陷阱,尤其需要在不疑处生疑,抓住对手表象背后的真实意图,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善于在不疑处生疑,不仅需要过人的智慧能力,更需要忘我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就是要注重培养这样的思维习惯,才能学到点子上、干到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