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现如今,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投其所好”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用户沉浸于“信息孤岛”,被“茧房”束缚。调查研究一旦进入“信息茧房”,结果就会失真,调查研究也将陷入僵局。
第二批主题教育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基层,而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点环节,必须抓实抓细,只有打破“信息茧房”,才能做到察实情、出实策、见实效。
选准方向察实情,严防信息“碎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党员干部要换“造景思想”为“展陈意识”,走出机关大院,到最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去调研,以基层所盼为导向,聚焦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矛盾点,多讲百姓话,多听百姓言,根据群众需求制定“调研菜单”,在身挨身坐、心贴心聊的深入交流中倾听最真实的声音,观察最真实的情况,让基层的声音“浮上来”,打破“一家之言”,制定出细致务实的调研方案,提升下基层效果。
聚焦群众出实策,避免调查研究“同质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在走遍千山万水、访遍千家万户、看遍千奇百怪中获取“热气腾腾”的一手资料,摒弃千篇一律的空文套话,精确分析调研信息,使零散认识系统化、表面现象深刻化,切实提出最符合实际的对策建议,推动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正确决策的依据、制定政策的参考。
掷地有声见实效,谨防陷入意见“回音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广大党员干部不能“一调了之”,要围绕基层热点、治理痛点、群众盼点,去伪存真、去虚为实,逐一梳理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以“钉钉子”的精神逐条销号。同时,做好后续跟进和监督工作,健全常态化跟踪回访机制,在“温故知新”中查缺补漏,写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