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和社会治理方式的改进,鼓励充分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人口成分更加多元化、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化,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2015年开始,永联村以乡村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为出发点,着力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深耕服务为导向”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格局,有效激发社区活力。过去的9年,永联社会组织由刚开始的2家机构发展至如今的包括惠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永联惠民服务中心等在内的6家单位,员工由不到20人发展至400余人,志愿者发展至1800余名。近年来,永联社会组织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中,并于2018年建立党支部,通过建立实体性党组织、完善党建机制、打造特色党建服务品牌突出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有效嵌入社会组织社区治理。在此基础上,永联社会组织探索出“132+N”工作法,在社区文化、居民自治、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紧盯“1个核心”,打造社区治理创新“永联模式”
永联村永合社区是张家港市南丰镇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在农村城镇化“村转社区”、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群众也对社区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和便捷化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但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很难走出满足居民需求的困境,特别考验社区服务提供的专业性和时效性。为此永联村党委班子多次赴广州、深圳等社会组织发展较快的地区考察学习。2017年以政府向永联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正式承接永合社区依法履职事项、行政事项(含社区窗口办理事项)31大项、72细项。
永联社会组织围绕实现社区运营“去行政化”和社区治理“网格化”两个目标,逐步构建“一体三位”的居民服务供给机制,全面推进“全科社工”建设、“全要素网格员”体系建设、专业服务建设。坚持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化服务为内容,以爱心街互助街为平台,打造了“学习益智型、便民互助型、文明实践型、文体健身型”四大功能的服务型社区。这种社区综合服务托管项目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参与的转变,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定位,改变政府资源投入的决策方式,形成自下而上的、由内向外的以社区需求为驱动的权力和资源分配体制,打造了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永联模式”。
聚焦“3类人群”,焕发“细胞生命体”新活力
专注“一老”,下足“绣花功”。2014年的永联村,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已接近30%,远远高于国际上10%的老龄比,老龄问题迫在眉睫。多年来,永联社会组织通过设施建设、平台搭建等多种方式补充居家养老服务、丰富养老侧供给, 融入“小区+、医疗+、服务+、智慧+”的理念,凸显“精而全”、“近而廉”,以设施作为基础支持层、以服务作为核心处理层、以参与作为网络连接层, 形成以家庭居住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为基部、日间照料和阵地服务为中层、专业机构养老为顶层的金字塔服务模式,实现永合社区长者“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三全服务,让永联老人在家中享受到标准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
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养老注入新的活力。永联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拓展“一网统管”应用场景,不断提高智慧养老服务水平,让居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惠民社工以老人为核心,打造永联数字康养平台,通过对老人的监测与数据收集,捕捉老人需求并精准匹配帮扶措施。此外,惠民社工还通过安装烟感报警器、智能电表等,构建起“技防+人防”的居家安全服务保障系统。
护航“一小”,增强“免疫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民族未来、社会和谐、家庭幸福。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6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张家港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强化保障措施、拓展服务内容,全力打造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永联社会组织依托永联图书馆阵地、亲子乐园、儿童关爱之家、辖区学校等平台,融合助学、助教、助托等服务,形成“平台+服务-走出家门,步入社区”零距离式为小服务体系。与此同时,着力聚合专业力量,为未成年人提供特色化、精准化服务,逐步打造永联未保特色品牌项目。
着眼“一特”,打好“组合拳”。永联社会组织以人为本,深入了解永联区域人群服务需求,广泛参与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色人群服务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为他们提供生理及心理支持,增强其内生动力。
多维度构筑双拥新格局。自2019年以来,永联社会组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价值理念,以输出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截至目前,直接服务退役军人5000人次,间接服务10000人次,满足了退役军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在服务进程中,永联社会组织除规范阵地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外,通过构筑“数据”平台、打造“红色”阵地、挖掘“个性化”需求、开展“授鱼式”服务,助推激发退役军人的内在潜力,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形成以政府主导力量、社会组织有益补充、社工专业服务、志愿者辅助的“四驱”服务模式和蓝色保障、金色暖阳、红色传承、黄色志愿、绿色家园的“五彩服务”,为张家港市实现精细化、标准化、主动化和高效率的退役军人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举措搭建“一站式”惠残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永联社会组织积极推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导、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助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一项项关爱残疾人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社区残疾人生活品质。
永联社会组织在残疾人服务进程中,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谋福祉,以“一带二”“老带新”的以残助残新形式,组建互助小组,开展小组活动、结对帮扶精准助残,让社区残疾人实现更大价值。此外,还召集网格员、社工、志愿者等组成“小邻”帮代办助残服务队,为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教育、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等专业化、项目化服务。同时,变革单一“给钱给物”的助残形式,从助人到自助,形成“商企社残”资源联动,将残疾人自身可激发的人力资源撬动起来,引导和激励残疾人自立自强,让残疾人事业愈发有温暖有力量。
深化“2手嵌合”,营造社区文明 “美颜”模式
当前,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实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和文明创建的成果。永联社会组织也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出发,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创新活动形式,全面积极营造永联村的文明风尚。
以“社会文明”为抓手,提升文明行动力。永联村是一个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又施行开放式管理的区域,来此经商、务工的人不在少数,这给永联村的社会文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社会调研中发现,永联村的社会文明建设已经远远滞后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远远达不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标准,于是,永联社会组织把热衷于社会文明建设的组织和个人有效联系起来,共同推进永联村社会文明建设。近年来,永联社会组织在推动公厕文明、餐饮文明、交通文明、祭祀文明、移风易俗、文明劝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又积极落实执行永联村党委关于文明家庭奖考核制度的改革措施,牢牢抓住社会文明建设的牛鼻子。
以“志愿者”为助手,激发向善思想力。改革开放以来,以志愿精神凝聚起来的社会力量,成为重构“小政府”与“大社会”、增强社会活力的重要支点。永联社会组织从自身需求出发,让零星的行为,变成有影响力的志愿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秉持“让爱心在互助中闪光”的志愿服务理念,不断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辖区内的公益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积极倡导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建设,共开设常规志愿服务项目19项,成立爱心帮扶、便民利民、环境卫生、文明督导等17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构筑“N项品牌”,激发社区发展“蝴蝶效应”
在“132”的基础上,近年来,永联社会组织还深入挖掘了“N”个特色品牌,大力推进展现社会组织专业优势特色的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的社会组织品牌,形成一批“推得出去、叫得响亮”的服务品牌,推进社会组织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横纵向全面开花,将社会组织创新同实际工作相结合,将具体工作中零星的实践系统化、有益的经验方法化,系统总结了“全科社工”、“全要素网格员”、智慧康养云平台、楼道议事会、老式小区“加梯”服务等服务经验,形成诸如“惠邻”社区治理服务品牌、“惠民”金字塔养老服务品牌、“橄榄绿”五彩退役军人服务品牌等,切实以品牌挖掘提炼、创新突破示范带动社会组织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基层治理是篇大文章。永联社会组织创新方式、激发活力、提升能力,在破解矛盾中找到新思路新模式,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132+N”工作法的前提是党建引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才有主心骨。中心是“1”,摆在首位的是社区治理,着眼基层全局,注重顶层设计,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一盘棋”格局;有引领中心,还需凝聚各方合力,面对更加多元的诉求,仅靠“1”“单打独斗”,很难将问题妥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则需“2”为手段,“双管双责”,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主体是“3”,“3”类人群的服务至上以及在社区治理中更好发挥“3”类人群的主体作用参与社区治理,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题中之义;“N”是目标,放射状项目互相支撑、紧密配合,衍生出更多的“N””,逐步实现“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品牌打造“共治共享”示范,为基层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