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最近《隐形的翅膀》这首歌与“她说她想出去闯一闯”转场视频引发关注。不禁让我回想起三个月前内心的声音:“回来闯一闯”,到乡村工作已有三个多月了,外出求学6余年,毕业后从大城市回到家乡,没有了车水马龙的街道,只有乡间的小桥流水和灯火阑珊。对于我来说,到村任职犹如延续研究生学业,只不过研究的不再是学术,而是基层这篇“大文章”,从身入心入到情入,我逐渐“闯”出了“一片天地”。
“她”说要立地书厨,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闯过“理想信念”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志存高远,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理想信念,正是“人生之舵”。作为一名选调新人,始终牢记“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心中有理想,身上有本领,脚下有泥土才是“选调生”应有之义。回到家乡基层“第一课题”是修好理想信念,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常学常新、常修常炼,以主题教育为学习契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农村政策,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边优秀共产党员中汲取“闯关能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追求,自觉做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深刻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闯关秘籍”。
“她”说要砥行立名,以“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闯过“团结干事”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百年党史中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1998年抗洪、汶川地震、脱贫攻坚、全民抗疫……一路中国奇迹的答案,在于中国人勇于扛起家国责任,做团结奋斗者。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与奋斗路上的“志同道合者”同舟共济,团结一心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和一个个奋进者“跟跑”“并跑”中涵养为民情怀,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无论是与脱贫户的定期联系,还是村情调研时一张张问卷的发放;无论是环境整治时的垃圾清理,还是防汛的实地摸排;无论是上门宣传党的政策理论,还是慰问高龄老人……我在村里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或浅或深的“闯关脚印”。
“她”说要革故立新,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闯过“务实创新”关。务实创新是啃下基层“硬骨头”的有效办法。创新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是创新,科学播种也是创新。新农人朱赟德,在田间地头引入插秧机、喷洒农药无人机等现代科技设备,用大数据分析管理田间,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作为一名基层“新人”,学会聚焦问题导向,找准定位,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在问题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形成经验推广,就是创新。无论是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还是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中,都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善于抓住“热点”;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敢于使出“干劲”;有“逢山开路”的意志,勇于闯出“热门”,在挖掘自身优势基础上学会开辟新工作路径,学会顺势而为,为发展出“闯关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