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周年记:我在基层“见世面”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总铺镇 宋冰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树叶绿了又黄,衣服减了又添。去年的立冬,我带着大大的行李和无限的憧憬来到了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总铺镇鹿塘村,看着窗外院内与刚来之日几乎没有变化的景色,不禁感慨时间的流逝,当初骑着电动车在村里穿梭所感受到的寒风刺骨仍鲜明地留在脑海里。回望在这片田野的370多天,有苦闷,但收获更多,在基层“见世面”,是我对这段时光的总结,是回答“我来基层可以干什么”的答案。

见天地,以敬畏心感受土地,增长关于基层的常识。见世面,就是见识世界的方方面面,来到基层,最直观的就是拉近了与天地的距离,在基层天地间,有着文艺人士所爱的“阳春白雪”,也有散发泥土清香的“下里巴人”。来到村里后我对秋天天空的高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上下班路上感叹过曙暮光条的美,小麦抢收时期为积雨云的到来而感到焦躁。如果说基层的天是在带来美的感受的同时慢慢教会我生活常识,那么基层的地就是直接将农业知识灌进我多年未接触过农田的脑子。小麦是丰收还是歉收、水稻灌浆得好不好、能不能种立冬菜、种花生的成本低不低等等,学校学不到的农业知识只有在一次次走进农田中才能知晓。不沾泥土香,哪能接地气,不走进基层,哪能见天地,哪能对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的土地更加敬畏,以敬畏心感受土地,多走田边地头,做一个懂农村的“下里巴人”。

见自己,以谦卑心查补短板,提升基层工作的本领。“你们大学生会用电脑,你就留在村部填填表格,村里的事就不指望你下去了。”刚到鹿塘村报到时,村书记的这番话给我高涨的工作热情浇了一盆凉水,消极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要是再这样下去就真的是不指望我干村里的事了。于是村部里多了一个喜欢“凑热闹”的小跟班,哪里有群众办事我凑到哪里,哪个村干部要入户我跟着谁,跟着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摸排脱贫户、监测户情况是我最喜欢的事,在询问生活近况的同时可以多聊聊村里的事,拉近关系的同时增加对村情的了解,正确的态度才是开展基层工作的第一步。基层工作繁琐复杂,除此之外还有秸秆禁烧、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等工作需要去学习落实,在基层实际工作中见自己,沉下心来加强业务学习,同时以谦卑心与村干部多请教、多“取经”,努力提高干事本领。

见人民,以进取心践行初心,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基层选调生来到乡村,为的就是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真正做到弄清真实情况、了解群众诉求、摸透真实民意,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驻村以来,我跟随村干部多次到村民家中,确认困难群众的生活近况、国家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为残疾户和低保户提供轮椅、拐杖、盲杖、助视器等辅具,对群众因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的对农田改造、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等工作的不配合情绪进行开导解释等,其中矛盾调解工作是最困难的,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只有站在群众角度了解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做到解民忧。基层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群众利益的最近处,到基层见人民,就要将群众“要我办”变为“我要办”,以奋发向上的进取心见到基层工作的“里面”,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去,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一年的驻村生活让我不再是“农盲”,但我深知基层工作的这条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还有很多“世面”要见,唯有不忘初心使命,砥砺前行,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发布人:小花收破烂 发布时间:2023-11-15 00:16 收藏 阅读人次:2105

初审:易晗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