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文章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殷殷嘱托,指引着党员干部把绿色行动融入日常生活,把绿色监管带入民生发展,把绿色文化汇入生态思想,奏响生态文明共建曲、共享曲、共识曲,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打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的组合拳,在绿色行动中奏响“共建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本就是共同体,正是成百上千名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左手拿铁锹开发,右手持仪器管护,驰而不息、薪火相传,才将荒漠沙地建设为苍翠林海。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赛道,我们应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高科技产业和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只图发展,不谈保护,绿色行动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秦岭违规违法违建的别墅,就是违背生态环境保护的苦果,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必须意识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回望杨善洲的一生,他既是砥砺“愚公志”的守林人,又是深耕“人民田”的拓荒者。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人民是“抬头见蓝、低头见绿”的受益者,也是发展者。党员干部应把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稳稳端牢绿水青山金饭碗,从自身做起,带动群众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行动“手中握、实里做”。
兼修外部约束+内生动力的硬功夫,在绿色监管中奏响“共享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要让绿色监管发挥其最大效用,让人民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就要有明确的边界、严格的制度,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一方面要完善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提高立法质量、加快立法步伐、丰富立法形式。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另一方面,严格监督和管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落实落地,做到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不留死角。不仅要举起指挥棒,还要拿起绿色发展的风向标,要让提质完成、提前完成既定任务的保护者和贡献者不吃亏。我们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让合法合规的经营主体获得环境保护的正反馈。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让全体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成果。
牵住“双碳”承诺+自主行动的牛鼻子,在绿色文化中奏响“共识曲”。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到“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的人文理念,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充盈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新征程上,我们要在动能上节能,推动科技创新,紧紧把握新旧动能转换这个关键;要从资源上开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生态保护的生力军。一方面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推动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新能源、碳市场领域。另一方面除障碍、破藩篱,深化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人才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营造人人、事事、时时专注绿色、自主行动的生态环境。
山川披绿、林海生金,点“绿”成“金”,焕新的又何止是风景!吾辈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致广大与尽精微的辩证统一,将生态文明五线谱奏响为绿水青山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