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提纲挈领,环环相扣,既谋一时、谋一域,也谋一世、谋全局,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群众事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对增进干群感情、拉近干群距离等起着重要作用。
下基层,就是要亲近群众、走近群众、贴近群众,勤进“群众门”、善说“群众话”、多帮“群众忙”,把政策宣传到位、情况收集到位、矛盾化解到位、困难解决到位,以实际行动彰显初心使命、责任担当。
勤进“群众门”,以“脚上沾泥”拉近“干群距离”。下基层,“下”是方法和手段,下得深才能看到一些隐藏的问题,方能掐得住问题的“七寸”,不愿下或者下得浅,都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听到片面的信息,不利于实情的掌握、问题的解决,也有损党的形象,甚至寒了百姓的心。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虽然下到了基层,来到了群众家门口,但只是站在门前向里望,东瞅瞅西看看,就是不进门,寒暄两句、打量一番,就立马撤退。无论是宣讲政策、收集情况还是解决问题,都要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要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里,隔三岔五到群众中走一走、转一转,与群众常来常往、常联常亲,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
善说“群众话”,以“方言土语”代替“官腔官话”。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到基层走访,除了泛泛了解一些收入、困难之类的情况,似乎就没话可说了。自己脸上尴尬,群众心里茫然,最后草草收场。究其原因,还是离群众太远,不懂群众的语言,也不知道群众到底想听什么、关心什么。要戒“官气”、接“地气”,少说官话、套话、空话,少些专业术语,多些家常俚语,少些指示强调,多些商量沟通。要放低姿态、放下架子,多些亲近随和,少些高高在上,以“小学生”的姿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请教。要掌握技巧、把握分寸,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有度,既要有温度,也要有深度,要说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多说贴心话、暖心话、称心话,把话说到群众心坎里。
多帮“群众忙”,以“真抓实干”解决“急难愁盼”。下基层的目的,既是为了将党的方针政策送到群众身边,为群众答疑解惑,也是为了收集民情、了解民意,把真实情况打捞上来,把关键问题找出来,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落实整改措施。下基层要“下”有作为,在“下”的过程中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哪里有问题就聚焦到哪里,哪里有困难就解决到哪里,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既要紧抓快办、立说立行,又要尽心尽力、竭尽全力,咬定目标不放松,迎难而上不退缩,狠抓落实不懈怠,处理好当下改和长久立、主要次要和轻重缓急、速度和质量、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推动“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