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源于宁德,兴于福建,覆盖全国。它蕴含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凸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了履职尽责的责任担当,为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努力奋进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四下基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读懂“四下基层”蕴含的“实”字诀,切实把“四下基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转化为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效能。
读懂“四下基层”蕴含的“真情实感”。“四下基层”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从“四下基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中,包含着“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真谛,传递着真心为民、为民造福的正面能量,蔓延着浓厚的民生情感。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在实践中科学运用“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紧扣“下”的重点和关键,走出“办公场所”,直奔“群众现场”,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走进千家万户,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摸清事情的“真相”,找准问题的症结、寻找问题的“秘诀”,启动服务的“闸门”。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职责深入基层,面对面地与群众进行沟通,在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中,把群众的“心上事”转化为“上心事”,努力解决群众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学校教育、民生保障、生态治理等方面的疑难杂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读懂“四下基层”蕴含的“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才能有效解决基层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继承和践行“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务实为标准,瞄着问题去、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去,寻根溯源,厘清思路、深入分析,找准对策、科学决策,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要紧扣“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主旋律,始终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积极开展蹲点式的调研,找准问题、挖深根源、实施对策。要打破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全盘统筹,精准发力,聚焦基层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以夙夜在公、案无积卷的精神,有的放矢地为群众破解难题,解决困难。要敢于直面矛盾、敢于亮剑争锋、敢于挑战难关,既要“深入基层”又要“心入基层”。
读懂“四下基层”蕴含的“脚踏实地”。抓住“四下基层”的关键字眼“下”,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在身体力行中突出实效,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努力践行“四下基层”蕴含的担当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心无旁骛、不务虚功,用耐心、恒心、信心和决心为支撑,当好“宣传员”“调研员”“调解员”“接线员”,对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事要事,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要不断磨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恐慌,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将党的创新理论从“声边”传到“身边”,把解决问题从“点上”落到“面上”,将信访接待从“接访”变为“寻访”,为群众办事从“会场”换到“现场”,在服务民生中树牢宗旨意识,在服务民生中强化服务理念,在服务民生中走实群众路线,确保为民服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