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深入基层听真话、建真言、出真招,确保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在“基层一线”书写“为民服务”满意答卷。
坚持“入乡随俗”做“实”理论宣讲,让党的声音变成幸福“甘霖”。到什么山头就唱什么歌,能让群众听懂才是硬道理。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宣传宣讲,站稳群众立场、打开话匣子、讲好群众语言,“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让党的方针政策“润物无声”,让人民群众忠心拥护、自觉践行党的正确主张。落实工作需要靠嘴去宣传政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于此而言,理论宣传下基层就要党员干部做到“肯张嘴”“张对嘴”,既要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也要向“官架子”说“不”,切记张嘴万万不能变成了“书架子”,说话打官腔,党的方针怎能“落地生根”,党的政策怎能“开花结果”,党的理论怎能“深入人心”。
坚持“有去有回”做“实”调查研究,让群众呼声变成幸福“指南”。“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而调查研究是了解基层的“桥梁”、通达民意的“纽带”,要真正取得实效、符合实情、贴近实际,就必须坚持勤迈双腿“跑”起来,身心俱到“干”起来。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在调查研究中,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尊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最终探索出“贴膏药”、“扎针”、种植泡桐等治理“三害”的有效办法,把沙丘变成了沃野。调查研究不是“跑来跑去”,不能是去调查了但研究少、分析少,拿不出有价值的结论,广大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地“下高楼”“出深院”,把“两只脚伸群众中去”,坚持“走”为上策,瞄准真问题,真正做到鞋沾泥、衣沾灰,走好群众路线,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坚持“同情与共”做“实”下访接访,让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信访工作曾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正如习近平同志曾说,“与其群众跋山涉水上访,不如我们干部直接下访,几个干部下去,总比那么多群众上来要强一些”。“信访接待下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就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主动下深水、啃硬骨头,把停留在笔头、搁置在案头的旧账理一理,将心比心了解群众疑难愁盼,换位思考掌握群众信访缘由,警惕“天下第一难事”畏惧心理。下访接待群众就是一场对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要在思想观念上“破冰”,避免滋生见信访避信访,以清单式管理推动信访积案清仓见底,主动上前接“烫手山芋”、啃“硬骨头”、善攻“疑难杂症”,让信访接待“一步即止”,用心用情把“难事”变“好事”。
坚持“真抓实干”做“实”现场办公,让急难愁盼变成幸福“答卷”。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收入就业、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关键小事”。弘扬“四下基层”作风,现场办公下基层就是要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身先士卒,赢得群众点赞、干出好口碑。“为官一场,造福一方”。要推动“马上就办”,坚持在“一线”办公,把办公室从“机关大院”搬到“田间地头”。广大党员干部要直奔基层、直击矛盾、现场应考,真正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首先就需要提高工作的“焦点”,“想办法”时思想就要大解放,选题就要小切口,提出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的举措,让更多“办不成事”窗口让群众“办得成事”,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