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保证,也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握实握稳调查研究的轮盘,坚持解决问题的方向、人民满意的导向、转化成果的路向,切实将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
坚持解决问题的方向,在“群众声”中找方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将“解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核心问题和要害环节,才能切实推动问题发现在一线、对策研究在一线、难题破解在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紧紧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田间地头、厂房车间、基层各处多听、多看、多查,弄懂查实不清楚的问题,深剖细问不明白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接地气、能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真正把握好调研实情。要做到求知若渴、孜孜不倦,做到不回避问题、不讳疾忌医,老老实实地把问题调查明白、查摆清楚、分析透彻。同时拒绝假把式、走过场的“假调查”和装样子、形式化的“虚研究”,真正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树立人民满意的导向,在“满腿泥”中现实效。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密切联系群众和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将群众与调查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了解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才能总结经验产生正确的思想、意见、办法,最终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从群众最关心、问题表现最集中的地方入手,既要“身到”基层,更要“心到”基层,通过与百姓聊家常的形式,打开群众“话匣子”,让群众说出真实想法,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基层工作的评判标准。要学会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既要主动“沉下去”,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走访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心连心中听取群众诉求;又要主动“请上来”,在建立台账、书写标签的过程中找准问题、体察实情,积极开展“一对一”访谈调研,坚持不问到底不放弃,不搞清楚不放手,在调查研究中获得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明确成果转化的路向,在“常回头”中观长效。实效是检验调查研究的根本标准,调研成果转化是整个调研活动的“最后一公里”,事关调研工作质效。只有在深入一线、摸清实情、深度思考、潜心研究基础上形成调查成果,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注重实效、行之有效、常态长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归纳总结调研成果,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对反映较多、情况严重的问题,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跟踪落实机制,真正让调查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同时注重发挥基层和群众主观能动性,支持鼓励探索创新实践,努力在成果转化中创造新的工作成果。要善于总结提升,坚持常态化自我督查,谨防“旧病复发”,勤于“体检复诊”,时常“回头看”和“照镜子”,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从调查研究中为主题教育获取源源不断的成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