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在黄河两岸村民播种小麦的劳作声中,小杨带着组织的信任和厚爱来到了河南郑州花园口镇南月堤村开始了驻村工作,也像一粒被播撒到基层沃土中的种子,与小麦一同成长。一年驻村时光匆匆而过,小杨从初出校门的基层“小白”茁壮成长为村民口中的“俺家小杨”,少了青涩和懵懂,多了从容和坚定。
初来乍到,“立志欲坚不欲锐”,“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走出象牙塔、投身大实践的小杨,一心想着“撸起袖子、大干一场”。集体台账不清楚要重新调研,村容村貌不靓丽要从头整治,村规民约太陈旧要与时俱进......一时间感觉要“重整山河”,已“时不我待”。真正开展工作时,一腔热血的小杨却处处遇“难”——工作太多找不到切入口、村干部口中的河南话难听懂、走访群众总吃“闭门羹”……连串的碰壁让小杨手足无措。村书记看在眼里,主动带着小杨喝本地美食——胡辣汤,饭后,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做好基层工作,要像喝胡辣汤一样讲究食序,一件接着一件干;还要入乡随俗,衣食住行融入当地,做出的决策才能接地气得民心。”小杨深有所悟。成功在久不在速,年轻干部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断虚心向村干部和群众请教,才能在积累和沉淀中不断“向下发力”,蓄足“向上生长”大能量;也要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亲自端起基层的这碗“胡辣汤”,品尝“酸甜苦辣”滋味,脱下“书生衫”,沾上“烟火情”,才能融入群众、了解群众,在基层复杂环境中行稳致远。
渐入佳境,“竹杖芒鞋轻胜马”,敢于作为,也要善于作为。作为年轻干部,小杨身上总有一股“闯劲儿”。为了在村里迅速“轻车熟路”,小杨申请了一辆“小电车”,骑着它“走街串巷”,帮助家家户户了解医保政策,摸清不同网格的天然气设备底数……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小杨的驻村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安全排查听不懂方言被村民误解呵斥,防汛抢险找不到雨衣被浇个“透心凉”,这些挫折和困难一度让小杨动摇,但在“永安叔”“新伟姥姥”递来的热馍前,委屈疲惫全都烟消云散,为民服务的初心也愈加坚定。后来小杨拉着同事练习方言,主动加入巡堤查险,在“日拱一卒”中慢慢成长为“行家里手”,最终变成了村民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俺家小杨”。基层工作繁杂琐碎,唯有坚韧、细致和用心才能扛起重任,作为刚进入基层的年轻干部,不仅要心轻如“燕”,还要心细如“发”,做到“循法以动、因时而化”,掌握其中的诀窍和关键,才能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胜任基层工作。
落地生根,“此心安处是吾乡”,担当奉献,方能不负韶华。回想一年前扬鞭车马、挥手辞亲,初来驻村时的陌生和拘谨,如今的小杨内心充盈而满足。这里有疫情防控时的艰难,也有收获村民笑脸的成就感。有他的“农民朋友”,也有亲切可爱的“农村亲戚”。在基层,小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花前月下”,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想起毕业前导师的殷切寄语:“田野是最好的课堂,想要干大事业、有大作为,就必须经过基层锻炼。”只有把在象牙塔的所学所思,发挥到实践一线、广阔天地中,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学业生涯答辩结束,基层“论文”才刚刚提笔。未来工作中,小杨将继续扎根基层土壤,从服务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找准解忧纾困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将台账表格里面的文字数据化为基层群众的点赞和笑脸,把青春汗水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
关山初度路犹长,今后无论走到哪里,这里将永远是“小杨”人生中的“梁家河”和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那些服务基层的细碎点滴,终将成为“小杨”最精彩的青春年华,激励着他时刻保持热爱,继续奔赴基层的下一段“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