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盐津县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在深入推进“125”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紧紧围绕“3+N”富民产业规划布局,坚持以生态循环农业为目标、以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以“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持续提升产业联农带农富农能力,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着眼实际,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立足盐津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和丰富的农林优势资源,通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将乌骨鸡、肉牛、竹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一是育好“黑凤凰”。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和规范专业合作社建设,培植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中间农户养殖环节迅速壮大。盐津乌骨鸡先后获得“点赞2023我喜爱的中国品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称号。目前,全年可出栏500万只以上,年产值达4亿元,直接参与养鸡农户4238户,户均增收超4000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养好“致富牛”。坚持“五规范两统一”的养殖标准,严格按照“千家万户齐参与壮大基础母牛群、能人大户强带动集中育肥商品牛”的发展模式,坚持“全域推进、重点突出、以点示范、藏牛于民”。目前,肉牛存栏4.72万头,产值达9亿元,养殖户6517户,养牛户平均年增收1.808万元。三是种好“摇钱竹”。认真落实“四个一批”要求,全面提高竹林规范化组织管理水平。全县笋用竹实有面积达102万亩,综合产值达10亿元。2023年全县竹笋年产量将达6万吨左右,覆盖竹产业主产区群众3.7万户,带动户均增收1.8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2.5%。被授予“中国方竹之乡”荣誉称号。四是建立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在深入推进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地产业基础和群众发展意愿,挖掘七彩花生、茶叶、天麻、蔬菜、药材等特色产业。同时,依托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地种粮(蔬菜)—秸养牛—粪还田—田成景”特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联农带农,铺就群众增收致富路。坚持把群众增收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等经营主体为载体,全面建立落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产业联农带农富农能力。一是全覆盖组建专业合作社。按照一个村一个专业合作联社,积极引导农户通过采取土地、劳动力、资产资源等入股的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吸纳留守妇女、老人及返乡劳动力,参与“3+N”富民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共组建专业合作联社9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6个,“双绑”联结合作社132个,农户通过订单、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获得收益2971.39万元,合作社销售额4269.22万元,社员分红64.47万元。盐津县兴隆乡致富带头人袁彬抓住机遇,成立了盐津圆梦乌骨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盐津县鸿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使村集体、农户和企业利益相互联结,共带动兴隆乡、落雁乡和豆沙镇86户养殖户户均增收达1万元以上。二是强化企业带动。按照“外引内培”的思路,成功引进云南绿源、本城乌鸡、四川纤多多等龙头企业落地盐津,着力培育40余家盐津本土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紧密企业与合作社及农户利益联结关系。目前,有龙头企业67个,“双绑”联结企业39个,吸纳低收入人口就业人数11477人,流转土地面积15746.92亩,与合作社共建基地101个,带动合作社盈利496万元。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作为重要目标,促进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实现强村富民新跨越。盐井镇芭蕉村积极探索“党总支+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企业+832平台+农户”发展新模式,着力破解农特产品“出山难”“销售难”等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销售优质农特产品,销售收入达835万元,村集体实现利润分红25.2万元,204名村民分红10.2万元。四是新媒体文化带动。坚持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通过延长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推动产销对接,提升附加值,助推盐津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增收。上海青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盐津注册云尚文化发展(云南)有限公司,今年派驻抖音和淘宝认证专业讲师团队在全县10个乡镇开展了两轮19批次新媒体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600多人,已孵化新媒体主播10人,打造万人以上粉丝账号20个,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本地土特产逾1000余万元,带动脱贫户、三类对象等500余户致富增收,实现户增长收入8000余元。
精准施策,加强保障措施助发展。围绕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盐津县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切实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组织化,我们做好“三农”工作,发展资源经济,必须用好组织化这个武器。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个奖惩、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3+N”富民产业领导小组,并分别下设乌骨鸡、肉牛、竹、蔬菜产业工作专班。同时,政府每年按照每个专班50万元的标准安排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用于项目的组织落实。二是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制定印发了《盐津县2023年乌骨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盐津县2023年肉牛产业发展整县推进实施方案》等,共批复以乌骨鸡和肉牛为主的项目共38个,申请投入衔接资金7248.2万元,支持基地建设、养殖奖补、技术服务等。通过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关系。三是扶持培育经营主体。今年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70个,培育助农增收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致富带头人186人次,培育家庭农场60户。印发《盐津县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方案》,制定10条奖补措施,加快形成龙头企业极具、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联结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全县共有12家企业获得奖补,共兑现奖补资金229.4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