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四下基层”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当前,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对于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大道至简。深刻理解、领会“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不妨四问。
一问:谁下基层?众所周知,基层是相对于中层和上层来说的。中层和上层主要是党和国家的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党和国家的管理、治理。而基层则是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占人民群体的绝大多数,是人民的主体,是劳动者、建设者的主体。谁下基层?肯定是上层和中层。这既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决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都是由人民选举、委派、任用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此,就必须下到基层来、走到人民中间来。
二问:为什么要下基层?要管理好国家、服务好人民,必须要全面清晰地了解掌握基层实情。然而现实中,上层、中层不了解基层实情的现象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有的为了“家丑不外扬”,维护“自家”的良好形象,千方百计美化浮夸。于是乎,上面听到的都是美的、好的,一片赞美之声。有的为了迎合领导“口味”,作选择性上报,报喜不报忧,报好不报丑。于是乎,忧的、丑的问题现象,上面当然就听不到。为什么会这样?就其实质,往小了说,就是些庸俗的处世哲学、人的自私心等在作怪,往大了说就是个人主义、地方主义、功利主义等在作怪。另外一个原因,基层上报的情况经过统计处理后变为抽象的数据,容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现象。因此,只有下到基层,进入真实场景才能客观真实、生动形象、立体全景地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针对病灶,实事求是,作出科学的决策、采取准确的措施,做到药到病除。
三问:怎么下基层?在历史剧里,我们可以看到,凡鸣锣开道、呼天抢地下基层者,其效果都不好;反之,凡开明之君在开创盛世的过程中都会经常性地微服私访,经常性地听取各方意见。因为只有微服私访,经常性地下基层,才能察得实情,也只有经常性地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才能兼听则明,也才能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决策和施政。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是最好的教科书。现实中,我们当怎么下基层早已不言而喻。然而,现实的情况确实不太好,前呼后拥者有之,一窝蜂的有之,赶集式来去匆匆者有之,旅游式跑马观花的有之,走过场、摆拍作秀的有之。
四问:下了基层干什么?当然是要全方位地开动感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用情、用神、用力地观看、宣传、访问、接待、考察、调查、研究,兼以现场办公。带着问题下来的,要循着蛛丝马迹、找准突破口,然后抽丝剥茧、顺藤摸瓜;需要求证的,要亲临现场、还原事实,然后推以逻辑、断以公理;突发的,要体察入微、紧抓不放;搜集数据的,要客观准确,注意环境条件……尤其要有独到的慧眼、独立的主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忧乐民生的人民情怀、敢于担当的斗争精神,绝不能人云亦云、曲意迎合、有意歪曲、浮夸美化。
民者,国之根也;民者,万世之本也。“四下基层”就是为了强根固本。四问四答可助我们简单、直接、深入地理解、领会“四下基层”的实质和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