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村里时候,书记得知我的专业是社会工作,就和我说:“那你可以去综治中心,和专业很相符的。”我也曾信心满满,而现实却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一边收获,一边成长。
学好这门“专业课”,内涵在于真正“利民”,肩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责任。
刚开始工作时,面对群众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我只能一路跌跌撞撞、寻找方法。第一次值班,面对突然来访的电话,匆忙地记下事件,却忘了问对方姓名。第一次普法宣传时,社恐的我面对热情的村民,一时竟忘了如何介绍内容。最后,爷爷奶奶们替我解了围:“你可以慢慢讲,我们慢慢看,你先把宣传册发给我们。”第一次写工作材料时,详细查阅了部门的资料,还是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最后只能寻求他人的帮助。直到有一次,一位情绪激动的中年人冲到办公室要找领导,而领导正好有事外出,我只能鼓起勇气,给他泡了一杯茶,耐心、详细地和他说明了登记流程和接待的时间。我并不知道他有没有理解,但他和我说:我相信你,小姑娘。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可以收获群众的信任。我想,干部能解决问题,不仅要依靠自身的能力,更需要站在人民的立场考虑问题,做到全情地服务和投入。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但成为人民的“知心人”,却需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学习、理解、尊重群众的想法,发挥群众的智慧。
运用这门“必修课”,基础在于提升“实效”,坚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
服务群众的过程中,遇到的更多的是“小事”,比如家中田地损坏、村口的路灯不亮、邻居的噪音太大。而如何将这些“小事”办好,却是一门“学问”。基层工作者不仅要将这些事“寄于心”,更要“践于行”,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办快、办实、办好。干部只有将小问题一一解决好,群众才会真正和你“交心”,将更多急难愁盼的问题托付给你,和你建立更加深远的关系。接待群众,要“见微知著”,保持细心和真心。面对群众时,我是一个勤快的“跑腿”,会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物品:纸、笔、水。走访调查,旨在“脚踏实地”,体现效率和效果。需要实地调查时,我是一个愉快的“跟班”,我总是跟在主任后面,主动入户走访、调查研究,也会主动参与部门间的合作调查。即使是简单的会议通知、发放宣传材料、整理文件、拍摄照片,但只要注重细节、潜心学习,也会收获良多。跟踪回访,重“防微杜渐”,要注重反思和风险。我常常偷学“老师傅”的手艺,仔细阅读每一位来访者的资料,积极参与每一场调解,学习调解矛盾的方法。我把这些经验写在驻村的日记里,常常翻看,提升自己尽责履职能力。
提升这门“能力课”,关键在于扩大“视野”,保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入职以来,我也常常在思考:能为群众做些什么?能帮助他们改变什么?我逐渐意识到,我所面对的群众并非独立个体,他们的背后有完整的社会关系。我从前辈那里学习到,服务群众应该“举一反三”。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就应该思考后续是否还有问题,当你发现了一个困难群众,就应该探寻是否还有类似的情况,当你服务了个体,就应该评估他的家庭,是否需要帮助。所以在为特殊群体申请补贴时,我会提供全程帮助,细到如何填写表格、如何使用手机上的软件,在接待群众时,也会多问一句:还有其他的困难吗?遇到行动不便的群众,我和同事们也会用延长时间、上门辅导等不同方法开展服务,以便将工作细致地推进下去,在闲暇之余,也会主动在乡间散步、主动和村民交流,学习与村民的沟通方式,了解村民讨论的“热点”,常去村民家“做客”,让自己的脚多沾“村泥”,发现更多的“村情”,看见更多的“村景”,让自己真正融入这乡野之中,将“四下基层”的作风运用于实践,因为学习这门课的精髓就藏在行路之中。
我想,只有认真学习“服务群众”这门课,才能在广阔的天地间发挥自己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