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也是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
焦裕禄同志曾说过:“咱们不能光看领导的脸色,还要看看群众的脸色!”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察言观色”,以群众“表情包”校准“四下基层”风向标,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明晰“我是谁”,从群众“怒容”中明白工作不足,争当群众信赖“知心人”。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公仆公仆,“公”字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唯有明晰“我是谁”,才能牢记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作为党员干部,要摆正公仆身份,警惕“眼睛只盯着上面而不看下面,只琢磨上面怎么想而不考虑下面怎么盼,只图上级满意不问群众感受”的“扭曲”政绩观,将“百姓冷暖”作为“第一挂念”,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牢骚、群众批评”作为“第一鞭策”,始终把屁股端坐在群众这一边,在察看群众疾苦、感知群众冷暖、倾听群众心声中当好人民信赖的“主心骨”和“知心人”。
明白“为了谁”,从群众“愁容”中读懂改进方向,开好为民解忧“杂货铺”。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从脱贫攻坚“一户不落”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从乡村振兴“集结号”的吹响到共同富裕“路线图”的制定……“人民”二字在党心中始终力重千钧。明白“为了谁”,才能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党员干部干部要摈弃光说不练的“嘴上功”,勇钻“矛盾窝”,敢接“烫手山芋”,着力解决群众在就业、医疗、托幼、教育、养老、住房、环境等方面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真正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明确“依靠谁”,从群众“笑容”中解锁成事密匙,永葆谦恭好学“好姿势”。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明确“依靠谁”,才能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党员干部要以“虚心竹有低头叶”的谦恭之姿当好“小学生”,以“空杯心态”虚心向群众“拜师学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将浸润泥土味的“好经验”“金点子”采撷回来,转化为指导实践、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金钥匙”,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里,交出人民满意“高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