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用好“两手抓” 彰显“乡村振兴”之美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人民政府 黄传朓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为破解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活力不高、潜力不大等难题,广西龙州县上龙乡通过用好“两手抓” ,以“两手发力”持续擦亮产业、文化、旅游等乡村标识,带领壮乡儿女共建共享乡村家园,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彰显“乡村振兴”之美,让村民的生活有甜味、日子有奔头。

一手发挥“零距离”就业优势,一手发挥“零距离”指导优势,彰显边疆地区的“产业发展”之美。发挥“零距离”就业优势。在火龙果、水稻、蔗糖等种植基地和农村公路的改造建设上,推出党建+基地、党员、村民等发展模式,创造就业岗位约1500个,促进村民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推动乡村产业项目的一体化建设。其中,拓宽道路12条、修建渠道11条、规划线路7条等,做到一条条“产业路”“民生路”贯穿城乡。发挥“零距离”指导优势。不仅邀请区、市、县的知名专业讲师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讲实、讲细、讲深蔗糖产业的当前规模、种植管理、土壤要求、投资效益、最新政策等内容,激发村民种植原料蔗、黑皮果蔗的热情;还组织既是农村党员又是“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为村民传授实用技术、基础知识,确保政策送到人、技巧送到人,促进村民增产增收。据统计,全乡实现原料蔗种植面积3906公顷,年均产量253530吨;黑皮果蔗种植面积899.13公顷,年均产量126696.8吨。“道路有了,技术有了,产量有了,黑皮果蔗的行情也就好了。现在有很多商家直接到村屯里集中采购,一车车的黑皮果蔗运往全国各地,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上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阮忠明说。

一手提升乡村文化“硬实力”,一手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彰显民族地区的“乡土人文”之美。提升乡村文化“硬实力”。以水陇屯至甫茶屯为古道文化示范带,先后修复和开发村史室、农耕室、民族同心文化广场、水上浮桥、茅草亭、悠然池畔、琴音壮韵非遗手信馆、星辰旋转图书馆、旅游环山路等现代体验项目和户外休闲区,彰显乡土的文化底蕴,突出乡土的文化趣味。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在春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歌圩节等节日时,带领周边村民举办舞龙、山歌对唱、斗鸡、拔河比赛、竹竿舞、天琴弹奏等节目表演,展现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传统技艺;推出盲人击鼓、抛圈、猜灯谜、帽子与锤子、包汤圆等游园项目,促进群众的参与性、互动性;提供民族服饰、亲子游、民俗体验等特色服务,不断扩大覆盖面,增进与游客黏性。其中,依托网络直播销售文创产品、瓜果蔬菜等,实现销售额达500万元。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还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有效促进壮乡儿女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一手把“红色旅游”底子打厚,一手把“红色旅游”扶上正轨,彰显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之美。把“红色旅游”底子打厚。深入挖掘古甑龙泉、平叛会议遗址、红军驿站、红军古道等红色资源,积极建设红军展览馆、军事文化体验馆,推动红色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并且,持续开发研学教育项目,树立听一堂红军课、走一次红军路住一晚红军村、览一次红军馆、唱一首红军歌等红色品牌,为广大党员、群众充电赋能,发挥铸魂育人主阵地,真正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把“红色旅游”扶上正轨。以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为契机,采取党建+项目、党员、村民等合作模式,汇集各类资金、技术、人才,加快推动红军食堂、红军服装厂的优化升级。从而,推出簸箕饭,让游客深度体验红色饮食文化;推出红军服,让游客开启一段沉浸式的“红色之旅”。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在提供红军餐、制作红军服等特色服务上,累计收入超过40万元。红军古道景区,年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营业额超过430万元。如今,重走红军路,不仅成为当地村民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还成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的一张“红色名片”,让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发布人:求是青年 发布时间:2023-12-18 23:08 收藏 阅读人次:4039

初审:沈佳宜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