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青年组工干部的“茶意人生”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委组织部 闫文雪 徐敬成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信阳市被称作“毛尖市”,浉河区则是毛尖的主要产区,毛尖的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茶”字拆开,意思就是“人在草木间”,这一芽一叶的小毛尖里藏着深沉的组工精神。



85℃热水冲洗,“洗”去浮躁,“虑”掉粗心,坚守为民初心。泡毛尖茶最适宜的水温是85℃,在泡之前需要“洗茶”,又叫“醒茶”或“润茶”,目的是要洗掉茶叶上的灰尘,其次还可以唤醒茶叶内营养物质。作为组工干部也要学好“泡茶”真功夫,要敢于在工作中不断地“洗练”自己,在“洗练”中防止和克服作风浮躁、粗心大意,若是一直处于“浮躁之中”,学理论时“一阵风”、抓落实时“蜻蜓点水”、搞调查时“雨过地皮湿”,那终会迷失方向踏进现实的“泥沼”,更会在思想上“岔气”,在工作中走“崎岖路”。“静则得之,躁则失之。”在组织工作中绝不能浮于表面,要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在实实在在“抓”、扎扎实实“落”中,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坚守为民服务初心。



2/3杯水冲泡,“斟”酌严谨,“择”取细致,永葆务实本心。“斟茶只斟七分满,工作须有十分严”,斟茶时水倒七分满,这是因为茶汤温度高,让茶汤与杯口保留一定距离,茶香不容易失散,更易品鉴。基层组织工作繁杂细致、逻辑严谨,若干个“差不多”,累计起来就是“差很多”,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若是粗心大意会一步错、步步乱,不仅工作中“错漏百出”,个人能力也会“不进反退”。组织工作最需要“认真”,也最怕“认真”,平时的细心,也会在无形中提高工作的效率,所以干组织工作要细致严谨、认真务实,坚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力争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一步细、步步稳,在工作中要学会运用“项目工作法”,炼就“绣花针”的功夫,力求精准把脉、细处着眼、全程跟踪,永葆务实细致本心。



茶味淡而醇厚,“闻”见清香,“品”味青涩,常怀吃苦之心。“温水沏茶,茶叶似枯木静浮水面,鲜有茶香;沸水泡茶,茶叶似入水活鱼,上下翻腾。”组工干部一直是被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这正是组织干部在日复一日中磨出来、熬出来的,旁人总说:“夜里的政府大楼,总有一盏亮着的灯属于组织部”,这似乎已经成为所有组工干部的真实写照。在一次次严格的考察、一份份严谨的文件、一篇篇精心的材料、一张张庞杂的报表、一堆堆审核的卷宗中,显露出的是每一位组工干部脚踏实地、以“苦”作舟的态度。“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浓陈,三泡甘香”,组工干部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不断超越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工作,不畏困难、坚定自信地行稳致远,就像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味愈浓烈,组工干部也在“种种苦涩”中品味出“一丝清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唯有保持始终如一的为民初心、坚守兢兢业业的务实本心、常怀朝夕不倦的吃苦之心,才能饮好这杯“组工茶”。

发布人:山漫晚风 发布时间:2023-12-21 08:48 收藏 阅读人次:2148

初审:向阳 编辑:文小汇 责编:理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