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下的是基层,解的是难题,得的是民心。广大基层干部要结合当下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刻领悟“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读懂其实践意义,继续传承发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背好“特别行囊”,走好“四下基层”路,以实绩实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心穿上“责任外衣”:草编帽+水胶鞋+运动服。基层是社情民意的源头,是推动社会治理的前沿,更是政令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走破鞋子、喊哑嗓子都是常态,想要在理论宣讲、信访接待时获得群众的“好眼缘”,就得把“脱下西装穿便服,撇开套话说土话”常记心间,换上基层“代代相传”的“入户三件套”:草编帽、水胶鞋和运动服,不但能确保爬山过河的舒适便捷,更能增加群众对干部的接纳信任,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穿上这些“装备”都能风雨无阻,外表虽“土”了,但离百姓的心却近了。基层干部只有放低姿态、摆正位置,真诚不粉饰,心里装群众,脚下接地气,才能在苦干实干的过程中赢得民心。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之情备好“荷枪实弹”:笔记本+照相机+录音笔。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进万家门”是开展基层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听民情访民意、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途径,只要把这一工作做实做细,就不用担心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基层干部近一尺,党的政策就“准一分”,开展调研、信访接待时一定要去村头巷尾与群众坐一坐、聊一聊,真正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地沟通交流,掏出笔记本详细书写“民心民意”、打开照相机聚焦“急难愁盼”、按下录音笔记录“群众心声”,做到群众小事莫“小视”。在“家长里短”“察颜观色”中摸清其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练就洞幽察微、见微知著的本领,始终坚持眼睛向下、耳朵向上、脚步向下,听真话、察实情,坚持把群众的真情实感铭记于心,确保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工作始终锚定“民”字坐标而行,为民服务“全程”更“全成”。
以“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念铭记“锦囊妙计”:备忘录+作战图+警示本。基层一线的工作千头万绪、交织复杂,特别是会随时遇见“突发状况”或“难以协调”导致推进不下去。这些事一端连着群众的殷殷期盼,一头连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丝毫不能马虎。面对繁杂的急事、难事,基层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走下基层现场办公,忙而不怨,快而不乱,现场协调、现场谋划部署并建立“备忘录”,将待办任务按紧急程度画格排序,明确目标后挂出“作战图”,克服庸懒散浮拖,有条不紊加速推进。在实践中反复琢磨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常总结、速整改,形成“警示本”,在日后工作中规避错误、提高效率。同时,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用心用情答好为民“初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