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近日,《榜样8》专题节目播出,其中特殊教育岗位上的“榜样”刘玲琍让我印象深刻,她扎根“育花”,以奉献之心投身事业;刻苦钻研,以敬业之心奏响“乐章”;坚守使命,以赤诚之心诠释担当,用“心”守护“折翼天使”的先进事迹令人肃然起敬、为之动容、引人深思。
扎根“育花”,以奉献之心投身事业。大爱无疆,润物无声频细雨;深情有致,育人有道遍春风。师者,何以为师?示以美好,授予希望!教书育人是一件神圣而又艰辛的事,而特殊学生的教育成长则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精力与心血。刘玲琍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三十多年如一日地扎根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用辛勤的汗水呵护成长,用加倍的努力启智润心,助力20余名听障学生圆了大学梦、80多名听障孩子回归社会,培育出一批批残而不废、残而有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用实际行动守护了特教学生的“春暖花开”。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向刘玲琍致敬,涵养奉献之心、多办利民之事,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头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切实把群众所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以真挚的情怀、无私的付出将青春汗水洒向基层热土,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刻苦钻研,以敬业之心奏响“乐章”。特殊的孩子,平凡的岗位,于特校老师而言,是一份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刘玲琍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始终保持勤业精业、刻苦钻研的工作原则,为破解聋哑学生的语言学习难题,她坚持以身试教,反复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变化,或者将孩子的手指伸进她的嘴里,触摸发音的位置。多年来,在她不断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自编了“舌操”和语训教材,撰写的《聋校语文教学应做好“三个转变”》等20多篇论文多次在全国、省里获奖,用刻苦和拼搏在听力语言康复教学领域奏响时代的乐章。“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向刘玲琍致敬,涵养敬业之心,常干务实之事,不惧苦、不畏难,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精雕细琢,把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坚守使命,以赤诚之心诠释担当。“儿子和学生,都是我的天使,需要我守护。”这不仅是刘玲琍的口头禅,更是她矢志不渝践行的使命和初心。刘玲琍作为衡阳特殊教育界名师,许多康复机构曾向她抛出橄榄枝,但都被她拒绝了。多年来,刘玲琍不仅没有因经济条件有限、独自抚育儿子等生活困难而放弃繁琐冗长的特殊教育岗位,而是将自己的赤诚之心洒向这片她无限热爱的土地,主动为那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孩子“送课上门”,全力资助4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一举一动皆是担当彰显,一言一行皆是热爱使然。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向刘玲琍致敬,涵养赤诚之心、扛起时代担当,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和信心,面对困难不“撂挑子”、遇到矛盾不“捂盖子”、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主动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去,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自觉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注入灵魂,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