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三会一课”应当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三会一课”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长期实践、深入调研和深度思考,笔者认为要以支部为主体、以党员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三会一课”向特色化、实效化、载体化、规范化转变,不断释放党内组织活动凝心铸魂新活力。
融入党性,让“三会一课”更深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三会一课”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推行以理论教育、传统教育、典型教育、实岗锻炼和党性分析五大模块为主要内容的党性教育系统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育作为思想铺垫、传统教育作为思想引导、典型教育作为思想指向、实岗锻炼作为现实体验、党性分析作为情感升华,形成课堂讲授听、现场教学看、实践锻炼行的三维教学体系,构建思想认识、价值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党性教育螺旋式升华轨迹。采取季节性培训与经常性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培训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知识性培训与技能性培训相结合、课堂讲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从“课桌后”走向“讲台前”,变“念文件”为“趣味学”,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让党员干部有更多的“参与感”。
融入中心,让“三会一课”更立体。要确保“三会一课”落实质量,就需要紧扣中心工作抓活动,杜绝“两张皮”。把开展“三会一课”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开展主题教育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抓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党建+”模式,坚持“学习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提升一项工作”,着力破解“三会一课”中存在的为学习而学习、为开会而开会等问题。每次开展“三会一课”前,注意征集支委、支部党员对会议议题和党课内容的意见建议,结合党员意愿,实行“点菜式”学习,确保有事可讲。在“三会一课”中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引导党员干部围绕当前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综治维稳等中心工作建言献策。落实党员设岗定责、积分制管理、设岗定责制度,依托“三会一课”平台组织党员干部领岗、践诺、履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本单位和地区中心工作及事业发展。
融入多元,让“三会一课”更有趣。紧跟新时代新要求,通过探索新方法、新举措,让“三会一课”走出室内、走出讲堂,进入现场、进入岗位,注入新活力,散发“三会一课”新气息。坚持载体渗透、实践养成,创新和丰富“三会一课”载体,着力破解“三会一课”载体不新、抓手不实等问题。用好有形载体。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为民服务大厅、支部党建宣传橱窗、党建工作室、文化阅览室,设立党员活动室,制作党员风采专栏、勤廉文化廊道、警示教育展板等。用好网络载体。把新兴媒体融入“三会一课”,新建党员干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深入开展“微会议”“微党课”等学习教育活动,促使“三会一课”线上线下、网内网外互联互动。用好实践载体。建立联系群众日、志愿服务日、党员教育日等支部“统一活动日”制度,定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为推动党员干部真学实做、知行合一搭建实践平台。
融入纪实,让“三会一课”更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高效管理的基石。在基层,党支部就要发挥统领作用,以大政方针确保路线正确,以制度管理实现敢管会管。实行“三会一课”全过程纪实、痕迹化管理、动态化问效,着力规范党组织生活。会前计划纪实。年初研究制定开展“三会一课”计划,将“三会一课”计划报备表报上级党组织报备。并于开展“三会一课”前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上级党组织根据情况选派党建指导员参加,着力提升“三会一课”质量。会中过程纪实。按照“一会一档”对“三会一课”相关活动实行全程记录,并于会后向上级党组织报送“三会一课”纪实表审核备案。推行“一活动一入册、一季度一合订”办法,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完整。会后结果纪实。建立督促检查制度,每季度对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定期通报督查情况。建立考核问效机制,把“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列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及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内容,对党内组织生活不正常的,党员无故不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的,严肃批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