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甘肃临洮:“蔬”通乡村振兴“路”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新添镇 寇贵斌 贺彦玲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甘肃省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立足蔬菜种植传统和发展实际,按照“产业兴村、市场带村、蔬菜富民”的发展思路,推行“支部+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闯“新路”、稳“销路”、奔“富路”,让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了蔬菜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壮规模、激活力,党建引领闯“新路”

崖湾村的蔬菜种植历史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崖湾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88亩,为了能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村“两委”班子组织人员多次到山东寿光、河北张北等蔬菜产业基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开启设施农业发展的新征程。2003年,村上组建成立蔬菜协会,由村总支书记担任协会理事长,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定期从省农科院、市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请来专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让广大会员掌握先进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种植水平和种植效益显著提升。2018年,村“两委”结合临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认真落实土地“三权”分置制度,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模式,组建成立崖湾韭菜合作社,通过将碎片化的433块150亩土地全部收归村集体,打破地界、统一规划、统一平整后,以蔬菜协会为引领,以韭菜合作社为平台,统一搭建双层钢架大棚235座,成功将二甲打造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初步探索了一条“打破地界整合,整治再发包”的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新路子。从最初的露天蔬菜,到后来的零星的小竹棚,再到现在的965座36.2万平方米双层钢架大棚,蔬菜亩产量从4000斤增加到15000多斤,种植面积从60亩增加到现在的4400多亩,全村实现农户种菜全覆盖。

建平台、造品牌,拓展市场稳“销路”

为解决销售难、“菜贱伤农”等困扰群众增收的问题,村上探索“支部+公司+市场”的发展模式,于2003年3月注册成立村集体企业——临洮洮鑫蔬菜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由村上出地、公司出资,建成崖湾蔬菜批发市场,为菜农和客商搭建起了蔬菜购销平台,并提供技术指导、生产托管、品牌培育、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服务。在密切连接村民与市场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既带动群众发展形成了规模化蔬菜种植,又帮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目前,蔬菜交易市场固定资产达500万元,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6000万元,各类蔬菜远销上海、广州、郑州、青海、内蒙古、银川、四川、重庆、兰州等地。崖湾蔬菜市场已初步发展成为集产、加、销和冷链贮藏于一体的综合性蔬菜市场,现有恒温气调库21间4200平方米,钢架天棚2座3650平方米,大棚46间3800平方米,市场从业人员500余人。

跨区域、谋共赢,抱团发展奔“富路”

一个村富了不叫富,辐射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富才叫富。2022年,村党总支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扎实推进“双构建双提高”工程,联合周边8个乡镇55个村组建临洮县沿洮蔬菜产业带党委,通过“党建引领、行政推动、片带一体、村企联合、产业联动、集中管理”方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进一步促进各类要素聚集。2023年,沿洮蔬菜产业带党委共完成特色优势蔬菜产业种植97.5万亩,打造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29个,争取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类项目资金4752.5万元,有效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嵌入了特色产业发展链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以崖湾村为核心区的临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扩大到11个乡镇、172个村、15万户群众,形成了“产业党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带动增收模式,带动沿洮172个村村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辐射带动沿洮15万户群众户均从蔬菜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350元以上。

发布人:洪荒大叔 发布时间:2023-12-27 11:55 收藏 阅读人次:3051

初审:亦星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