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面对闽东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走遍宁德9个县市后,提出了“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值此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四下基层”的人民性、实践性、创新性,深刻把握“四下基层”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和时代价值,坚持不懈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探索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做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干部。
读懂“四下基层”的人民性,把“人民至上”放在心上。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人民性是“四下基层”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是“四下基层”的价值底色,为人民谋幸福是“四下基层”的现实追求。“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四下基层”的人民性,牢记紧紧依靠人民干事创业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将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要深度掌握与人民群众、国家发展切身相关的问题,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提高办实事、办难事、办好事的政治本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读懂“四下基层”的实践性,把“为民服务”行在脚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与其群众跋山涉水上访,不如我们干部直接下访,几个干部下去,总比那么多群众上来要强一些。”“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四下基层”是拨云见日、科学决策、真抓实干的有效方法。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四下基层”的实践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切实践行“四下基层”中蕴含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带着问题下基层,驰而不息抓落实,以学促行,以行践学,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等,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读懂“四下基层”的创新性,把“开拓创新”当作常态。“四下基层”不仅是一种科学方法、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实践创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质,是我们党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密码。广大党员干部读懂“四下基层”的创新性,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指导实践,总结、把握和运用党的先进经验,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