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经国安邦,人才为要。小乡镇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做好“引、育、用”人才工作,精准落实吸引更多更适人才返乡留乡政策的同时,让乡土人才把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更强大的人才源动力。
内外兼修增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吸引力度,让领头雁“显山露水”有“要写”的激情。大雁东南飞,全靠头雁领,乡村振兴需要各行各业的“领头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呼唤“归雁回巢”,小乡镇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妥善选好近悦远来的1+1>2“雁阵”,既要敢于降“门槛”、拆“围栏”,“英雄不论出处”,递好提高政策黏性的“橄榄枝”,又要避免盲目攀“高”附“洋”,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打破“五唯”传统观念,注重五湖四海,做知人善任、发现人才的“慧眼”伯乐。分门别类动态管理,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引进清单,激发人才效能和活力,选树爱农业、善管理、懂技术、会网络的种养大户和新型农创客作为“领头雁”,以“店小二”身份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以往“走出去”的民间高手、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等精准“选回来”“吸进来”,让他们有到吃劲岗位、重要部门“显山露水”“要写论文”的激情,吹响促进群众参与建设乡村的集结号。
分层分类厚植“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培育温度,让土专家“破土而出”有“会写”的本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土专家”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立体全面的乡村振兴需要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为乡村带来更多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的各类实用人才,既要“输血”也要“造血”,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培育乡土人才如同教学生“写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传帮带”。小乡镇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根据新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锻造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育才“孵化器”,重点对乡村“土专家”进行“点对点”“线上线下”“菜单式”的实用型、技能型梯度培训,不能轻视自家“媳妇养娃”的临床调教,而羡慕“外来媳妇”的聪明伶俐,更不能搞成抢时效赶进度的“短跑运动”。可通过加大土地流转、信贷支持、产业奖补等激励扶持机制,“扶上马、送一程”,培养大批乡村领军人才和团队、企业经管工匠,优先将其吸引到党组织中来,激发其内生潜能,提高“会写论文”的本领,让敢作为、会干事、有担当的“土专家”有奔头、有甜头、有盼头,实现乡土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和良性循环。
远交近攻拓展“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用才广度,让新农人“登台唱戏”有“写好”的信心。栽树养根,用人拴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引导“新农人”向乡村集聚,关键要畅通技术、管理、智力的上山下乡渠道,做实做细做优用才“后半篇文章”。以“一方水土用八方人才”的包容开放、规范有序姿态,创造条件促成“供需”双向奔赴,完善“新农人”一村一策,打开绿色通道促其返乡创业,让“返乡老板”的美好“钱景”在乡村美丽绽放,同时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让他们有名分、有荣誉感和幸福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甄别“新农人”意愿、兴趣、专长,因人而异、人适其岗、“量体裁衣”,避免“装门面”“显功绩”,建立健全不拘一格的动态人才使用和保障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给人才“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打造优渥的筑梦空间、创业区域、栓心条件和营商服务环境,塑优新农人成长生态,促进新农人在乡村大舞台上揭榜挂帅、登台唱戏,有“写好论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