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120天:一场与群众“双向奔赴”的历练

贵州省2022年定向选调生 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谢都村支书助理 杨菊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新年前夕,一个直抵人心的声音从北京传遍全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里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更加坚定了我在基层服务的信心。如今我身处的地方,村庄古朴错落有致,青砖绿瓦炊烟缭绕,没有城市里的喧嚣热闹,更多的是属于乡村的那份宁静与祥和,既熟悉又温馨。这是我选调到基层驻村的120天,和群众“双向奔赴”的120天。经过120的历练,我从“局外人”变成了“村里人”。

敞开心扉,“三顾茅庐”勤走访和群众交友。在选调的120天里,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微信运动日平均步数从100+到10000+,下组走访成为我驻村工作的“家常便饭”。我始终坚信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初到贵州凤山乡谢都村,为了摸清群众的基本情况,“三顾茅庐”成为我最惯用的“手段”,一次见不到,一而再、再而三,“点子”好了总会碰到。做完手头业务之余,但凡逮到机会,我就“软磨硬泡”地让王书记和我一同下组去走访。伴随着走访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和群众间很自然地就拉起了家常,开展工作更加顺畅。在摸清群众的情况,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的同时,也向群众“安利”了我。通过持续不断的走访,我对包保组上的群众何时在家已了然于心。现今,群众对我不仅是“开门迎客”,每逢喜事甚至还有“吃席邀请”,已然完成了从吃“闭门羹”到捧为“座上宾”的转变。

虚心求教,“解剖麻雀”深调研拜群众为师。没有深入调研的走访只会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用谢都村的俗话说,结果也尽是“一包渣渣”,丝毫没有价值。在选调的120天中,因为没有深入调研走访,大大小小的亏我吃了不少。记得有一次,我在摸排预警线索户进行核实信息时,只针对该户了解情况,未对周围群众进行核实,导致信息内容不够充实,村级研判未能顺利通过,最后村委只得再次组织干部入户核实信息,增加了村里负担,成了给村里添乱的“绊脚石”。吸取教训之后,我对调研走访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深入解剖麻雀才能提出可行性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拜群众为师才能找准问题症结。俗话说,“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在核算群众收入的时候,为了打消部分群众的顾虑,我给劳动力弱的彭阿姨家撕苞谷、帮年迈的金奶奶背猪草……边忙活边闲聊,真正了解到她们照顾屋里两个精神病患者的不易、缺少知识文化的艰难、干粗活农活的辛苦……历时三天,群众收入核算高效结束,从最初的“绊脚石”到现今的“好帮手”,工作得到大家的肯定,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群众那颗不放弃不抛弃始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

用心办事,“雪中送炭”强服务让群众受益。群众喜欢的是能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干部。驻村同群众贴得最近、联系最紧密,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找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让群众受益得实惠。为了撕掉“局外人”的标签,我从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做起,及时为残疾的杨伯父联系残联组织上门鉴定残疾等级、并寻求党支部帮助给杨伯父捐献护理床;为支部年老体弱党员“送学上门”、为流出党员邮寄学习资料;为积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参与策划彝族年活动;为促进群众经济增收,助力农特产品“出山”,及时联系社会团体收购群众农特产冬荪……从做完的一件件小事中,我看到了群众们脸上的笑颜,渐渐地我也从初来乍到的“局外人”转变成事事参与的“村里人”。选调的120天让我明白,只有将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抓细、抓实、抓到位,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大拇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作为一名选调生,驻村工作虽然繁杂辛苦,但却是锻炼自己的“大舞台”。我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持续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在这场与群众“双向奔赴”的历练中壮筋骨、长才干。

发布人:浣海 发布时间:2024-1-8 12:59 收藏 阅读人次:2655

初审:亦星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