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季,广西的“小砂糖橘” 被东北当地一路守护的故事火爆全网,随后一场“南北回礼”不仅延续了哈尔滨的热度,更是将这波流量引到了全国各地的特产上。特产“大摸底”,越摸越惊喜。黑龙江蔓越莓、河北唐山河豚、四川鱼子酱、甘肃南美对虾、安徽六安鹅肝……令网友们纷纷喊话本省:“你让我感到陌生!”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辅以不断突破的农业科技,在各地培育出了琳琅满目的新特色新产品,这也是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在各地的开花结果。但此次摸底热潮也提醒我们,在打造农特产品时,要讲究顺势、借势、造势,用好科技、品牌、产业链的“金钥匙”,让我们的特产既能种出来,也要讲出来、卖出来,让农特产品持续出圈出彩。
顺应资源优势,用好科技力量,让特产“产出来”。在这次“特产大摸底”中,有不少特产主打地域反差,如内陆养水产。其实在60年前,“三秦楷模”张淑珍就提出“南茶北移”,她在陕西商南的林业普查中发现野生老茶树,便展开引种试验,最终将茶叶发展成全县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使商南山区的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注重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发展引擎。不仅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还要与当今科学技术“接轨”,精准调查、科学研判,把旧资源转化出新用途,因地制宜提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经常“走出去”,善于“请进来”,学习外地优秀发展经验,邀请专家人才指点把关,引入先进技术改良创新,用好现代装备提质增效,以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培育和支撑起现代化的农业产业。
借助网络势头,打造金字招牌,把特产“推出去”。自媒体时代增加了一夜爆火的机会,“泼天的富贵”能否接得住,考验的是前期的准备是否充分。党员干部要有前瞻性思维和网络嗅觉,擦亮地方农业品牌,打造产品“金名片”,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在“镁光灯”打到本地的时候,才能够让农产品精彩“亮相”。强化农业品牌化建设,要准确分析消费需求,深度挖掘文化精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比如融入了关于坚持与奋斗的创业故事,一颗冰糖橙就摇身一变成了高端的“褚橙”。要积极推动官方认证为品牌背书,让“土疙瘩”变身“金元宝”,善于借网络流量东风,主动“造梗”“接梗”,把握品牌“出圈”机会,趁势推出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忠诚度的农业精品品牌,让品牌叫得更响、销得更远。
造就融合局势,提升产品价值,让特产“卖出来”。如今不少农产品存在优质不优价的现象,缺乏深入加工,影响二次增值,也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党员干部要从农产品生产、销售、服务各个环节深入开展“品牌强农”行动。要推动生产规范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确保产品风味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打造优质品牌形象,增加用户黏性。要发挥产业链作用,打造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强化加工包装、储藏保鲜、电商服务等建设,补齐线下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助力农产品直接送到餐桌上。推动农业向第三产业的观光、休闲、养老、采摘、亲子、文旅等延伸价值,把小产品吃出大文化,持续擦亮农产品“金字招牌”,不断将农业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