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工作的“邂逅”,我逐渐开始仰望“先锋文汇”。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写作,更收获了一份成长。从战战兢兢提交的第一份文稿,到现在的第100次投递,我在笔耕不辍、精益求精中实现了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进阶蜕变”,脚踏实地走好写作“必经路”。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我将成长的感悟借助“你要谈写作,就不能只谈写作”的形式落笔成章,与先锋文汇的各位“笔友”分享。你要谈写作,就不能只谈写作。
要谈笔耕不辍“日拱一卒无有尽”的坚持,再谈水到渠成“下笔如有神”的明悟。书法中有个说法“人书俱老”,是指书法的造诣需要随着年龄的见长和技艺的娴熟而提升。写文章也是如此,纵然才气过人只能短暂写出“惊鸿一瞥”的作品,持续攀登写作的高峰,经历时光积淀才能“大器晚成”。刚加入先锋文汇的“朋友圈”,我便不假思索、兴致冲冲撰文投稿,幻想着迅速成为“贡献达人”,不经意间“浮躁”和“功利”已跃然纸上,自然难以收获编辑老师和读者朋友的“青眼”。火花簇簇,聚合华章;溪流涓涓,方成汪洋。写作之道没有捷径,唯有沉心静气,主动驱散一蹴而就的名利妄想,才能在积累和沉淀中感受“等待”的力量,于一朝绽放夺目光芒;也要脚踏实地,在一字一句中不断磨砺“笔锋”,厚积而薄发、功到自然成,才能在撰文投稿的“灯火阑珊”中蓦然回首,收获“编辑推荐”的喜悦和感动。
要谈执笔行文“出水芙蓉去雕饰”的朴实,再谈不烟不茗“余音绕梁不绝耳”的韵味。汪曾祺曾谈到,“文章的语言要适当克制。”克制文字的斧凿痕迹更能够充沛真切的感情,使文章经得起推敲,形成独特的魅力。另辟蹊径、辞藻华丽的作品或许能够一时引人瞩目,文风朴实、严密深刻的经典才能长久“百看不厌”。初次撰写文稿时,我偏爱丰辞缛藻的标题、刁钻生僻的文字,摒弃了简洁精炼的文风,轻视文章立意的基石,写出来的文章最终变成词汇堆砌出的“饕餮大餐”,营养失衡且令人腻味。遣词造句的灵光乍现是讨巧的火花,短小精炼的字字珠玑才能赋予作品长久生命。文章完稿后不妨再回头审视,收敛奢靡浮夸的文风,精简拖泥带水的字句,以敏锐的观察力“于细微处见真知”,用一针见血、实事求是的笔触直抵现象本质,传递出入木三分的真知灼见,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思考,成为三日不绝的“余音绕梁”。
要谈字斟句酌“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打磨,再谈纵横凌云“兴酣落笔摇五岳”的风华。鲁迅先生谈写作,认为“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那些“一吟双泪流”的名作,正是“两句三年得”反复咀嚼修改的结果。乘兴而写、一气呵成的粗糙澎湃固然令人过瘾,反复打磨、精雕细琢的沉着理性才能让文章璞玉生辉。急躁的我未能领悟“改”文章的其中深意,总认为写出文章已是不易,不愿再受反复琢磨之苦,如此作出的文章如同夹生的米饭,虽能入口果腹,却难以激发作品的“香味”,给予读者更多精神享受。修改文章知一重“非”,方能进一重“境”,只有重新沉浸到文章中,解开词句间含糊拗口的“疙瘩”,抚平行文中拖沓繁复的“褶皱”,字斟句酌、去芜存菁,才能在修改和润色中耐心孵化出惊鸿佳作;也要落笔无悔,在佳作“出鞘”前不断打磨笔尖锋芒,方能在行文投稿的亮剑试锋时惊艳读者,登顶读者心中的“热门榜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要谈写作,就不能只谈写作,要谈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每一位笔者继续挥毫书写,再谈梦想的征途召唤写稿人再启新程。新的一年,愿先锋文汇的每一位“笔友”笔运昌隆,在奋笔疾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