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的第一个秋冬,是初来之时,是好奇、懵懂、满腔的热情和干劲。异乡的第二个秋冬如约而至,已是基层扎根一周年,是熟悉、成长、满载的感动和反思。一年里,跟群众经验丰富的前辈取基层工作经,把“我们就是为老百姓干事的”这句话牢记心底。坐班值守为赶来村部的群众解答疑问或办事情,将每一件小事做好且做实,下村入户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百六十五天,从党群中心到田间地头,在做好群众服务中总结方法,也在群众心声反馈中厚植为民情怀。
“谢谢你陪我说话”:村民不经意的欣慰,驱动我去坚持“民生从无小事”的价值追求。见过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佝偻着身子在屋后的菜园地里刨土、挖垄、撒种子,又颤颤巍巍地给埋进土里的作物覆膜、浇水、搭棚子。见过一群孤寡老人自挽着双臂和邻居一起坐在门口晒太阳,同样晒着的还有脚旁竹编晒篓里细条状的山芋片和萝卜干。还见过和自己母亲差不多年纪的阿姨拎着筐子拿着棒槌在小池塘边洗衣服,涟漪一圈一圈荡向对岸,哐哐声轻扬向村角。我说要帮她干活,她说:“年轻娃哪会干。你陪我说话我就谢谢了。”我和他们打招呼,他们说:“这小姑娘还挺仁义。”我问她怎么不在家洗呢?她说:“塘边才能甩得开”。我感慨于他们流露出的简单的满足,让我切身感受到如此生动且现实的民生实景,也让我开始反思如何在具体小事里涵养为民情怀。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又能干出些什么呢?这是大家的疑虑,也是我的焦虑。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即使还没有十足的勇气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促进村庄更好发展等事宜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自己肯定行,但记住村民反映的每一件小事,帮他们解决一件件难事的服务热情和进取之心却从来不会减。
“是村干部我放心”:村民无条件的信任,促使我去追寻“何以赢得信任”的工作方向。因为驻村,有了村干部这个身份,因为这个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村民的许多信任。交医保的大叔急急忙忙地赶到已下班关门的村部门口,在我不认识甚至没见过他的情况下,边说着待交人的名字边数钱递给我。我知道,他或许不知道我的大名,但是,他一定知道这小姑娘是村里的。家境困难的老奶奶伸出双手紧握我手,掌心温热,用视力不太好的眼睛充满感谢地望着我:“感谢村里还记着我。”殊不知我只是利用选调生服务群众经费带了些慰问品,做了些该做且不足道的事情。我有愧于他们托付的无条件的群众信任,也开始认真去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成为怎样的人,能成就怎样的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何以值得信任又何以赢得信任成为我不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我想,唯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政治站位稳、工作本领强、服务态度好,德才兼备,有才干亦有人情味方能让大家信得住又信得久。
“咱共产党没得讲”:村民自心底的认同,鞭策我去理解“人民是阅卷人”的深刻意蕴。九十一岁的老爷爷踱着小步,不紧不慢地来到村部服务大厅拿五保护理费打款卡并感叹:“共产党对我们好啊!我照顾我儿子不是应该的吗!还给我钱。不是说给我钱就好,是国家真的在关心我们。”再次遇到时,还是来大厅办事,老爷爷再次感慨万千:“共产党待我们优惠,我们得带头干啊。”我感动于他们给予的平实褒奖,让我深刻体会“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也让我有了继续练好“内功”,当好新时代“答卷人”的不竭动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和宇下的老百姓联系最密切的年轻基层干部,同时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唯有行而不辍走好这条为民谋利之路,砥砺深耕端正干事创业态度,履践致远守好服务群众之心,在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人又认认真真做事,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能吃得了苦又扎得了根,方能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更让百姓展颜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