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谋划好开春“第一课”是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党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做“内功”,充分探索党课多样化、提升党课吸引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注入澎湃动能,让党员干部真正接受思想的洗礼、激活奋斗的伟力。
以厚重文化促进自我提升,练好党课“拿手戏”。传统党课往往忽视了受众心理需求和情感共鸣,其结果必然平淡枯燥、索然无味,授课者照本宣科“念稿子”,听课者心不在焉“打瞌睡”,达不到启迪心性、教化人心的效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党课授课者,必然要有“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的“自我修炼”过程,学会站在九州万方厚重的大地上,全面汲取五千年华夏文明学养,既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然于胸,又要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我们党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融入近代以来风风雨雨的艰难历程,让党课不仅仅有宏大的理论,更有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浅显易懂的案例讲理论,架起党员与理论的“连心桥”,以生动形象的讲述见人见事见思想,做到干货满满,让党课与历史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以思想提纯推动形式创新,打造党课“精品戏”。高质量的党课就像是一束火把,能够照亮破浪前行的道路,能够驱散贫瘠心灵的阴霾。要让党课入脑入心,就要在表现形式上下功夫,让“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基层党员群体行业工种不一、年龄结构不同,因此我们要把讲堂设置在田间地头、工厂工地、小区院坝等“神经末梢”,灵活采取座谈讨论、分组发言的方式,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打通党课走进基层“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提升教化效果,还可设置沉浸体验式课堂,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历史名人故居、红色烈士陵园等场所,开展现场教学,与革命先辈心灵对话,共励国魂。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开设电教宣传式党课,组织人员析分主题拍摄“微党课”视频,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推广传播,打破常规生硬灌输、错位交流的困境,推动优秀党务工作者现身说法、隔空喊话,让一堂堂“微党课”成为微言大义的“正气歌”,成为涤荡心灵的“主旋律”。
以乡音提味突破曲高和寡,唱好党课“群众戏”。党课讲得好不好,就是要看接不接地气,有没有走群众路线,如果授课者跳不出枯燥理论的“一亩三分地”,其结果往往曲高和寡、脱离群众。高质量党课应该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只有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只有聚人气才能凝正气。在广大基层地区,年龄大的党员多、行动不便的党员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党员多,这“三多”就要求讲党课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多用现场素材,多用群众语言,讲好“家乡话”、讲浓“百姓味”、讲出“时代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化为“方言土话”,让大家一听就懂,防止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授课者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姿态,学会与普通党员交朋友,少一些“阳春白雪”的大概念,多一点“下里巴人”的真感悟,充分结合自身经历、身边案例,把党课讲深入、讲生动,切实让党员在身临其境、春风化雨中接受教育、淬炼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