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驻村日记:锦上添“话” 不如雪中送“灯”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交通运输局 邛崃市南宝山镇静室村村主任助理 驻村选调生 董佳宁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寒冬腊月,年关将至,村中家家户户贴起了鲜艳喜庆的福字和门联,炊烟中也散溢出愈发浓烈的腊肉香,让平时恬淡的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镇静室村也在这一年之末渲染出最浓烈的温馨气氛。静室村主体位于南宝山群山之上,而村委会位于山脚下的小镇中。不禁想起,开始驻村也是一个冬季,我在山的下面,村在山的上面;如今这个冬季,我在山的上面,村委会在山的下面,深入越多疑惑越多,驻村选调生在这片乡野之间到底扮演何种角色?

  舌灿莲花,锦上添“话”是驻村初期工作的基础和常态。刚来时,村里吴书记热情地将我介绍给了静室村的大伙儿:“这是上级派来帮助我们村工作的驻村选调生小董,学历见识水平都很高,以后大家要支持她的工作。”把我夸得怪不好意思,也更加坚定了我运用专业知识为我们村发展建言献策谋发展的决心。却未料到,由于这个“文化人”的标签,我几乎化身为村委会的全职写手。

  从工作总结到申报材料,在一声声“小董真是写得又好又快”的夸奖中,我的确是为村委帮了不少忙。但一行行略显抽象的文字和数据,难掩静室村发展的滞后。我不禁有一些小失落,心中也暗下决心:“笔杆子”功夫要好,“脚杆子”功夫也要强,去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曾大力倡导“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我想,对我来说的第五个“下基层”,便是把双脚下踏到基层土壤上。

  山寒夜漫,雪中送“灯”,几盏路灯映照为民办实事的心。南宝山不再是我坐在村委会办公室遥望的远景,2023年6月起我开始主动进山寻访,了解山中的村情村貌、阡陌土径的路遥路险、村民们的喜乐愁苦。一番访问调研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万事钱开路”。村民渴盼的修渠、修路、修蓄水池,哪个不是动辄百万千万投资的大项目,想要做带来“实惠”的“实事”谈何容易。好在驻村选调生有一笔小几千的“服务群众经费”,如何用有限的经费带来最长远的实惠?思及此事时,天色已近昏暗,村民家门口陡峭的石板路令我险些一个趔趄。回过神来猛然想到,若是有明灯照亮,今后途经这里的村民们便能大步安心行走了吧。

  说干就干,在春节来临前定要为静室村再添一抹亮色。吴书记听说了我的想法,也大为支持:“安路灯确实是个有长远作用的好想法,山上的县道运木材的大货车多,一到晚上还四处黢黑,村民都打着电筒外出,人和车都不安全。”由于经费仅够安装10盏左右的太阳能小路灯,在综合考虑长期发展、交通枢纽位置、覆盖居民户数后,在村委会大伙一起的努力下,敲定了3个点位进行安装。这个过程中,通过与路灯公司、镇政府、村委会的协调对接,我也锻炼了更扎实的业务能力,受益匪浅。

  灯火既明,意念不“熄”,下基层做实事步伐愈发坚毅。从大伙帮忙一起把路灯扶起来安装固定,到夜晚灯光自动亮起来,那一刻明亮温暖的光线似乎穿破了所有黑暗与寒冷,照耀在每个人欣慰而喜悦的面庞之上,所有夙夜辛劳、风晴雨雪与鞋底泥痕斑驳都已值得。

  “这路灯对我们周边老百姓好处太大了,山区晚上散步看得清,心里也觉得有底了。黑的地方有灯照着也不怕贼娃子了,不怕坑了,大家都欢迎得很哟!感谢村委会和你们选调生的工作。”近来南宝山初雪飘落,王大爷悉心拍落灯竿上的积雪,喜笑颜开地说道。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腊月的飞雪在我眼前闪过驻村工作的一年。一年来,我渐渐从“山的下面”逐渐走入“山的上面”;从一个只坐在办公室的“笔杆子”进化成文武双全的“董书记”。须知下基层下的终归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干的终归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燃烧青春之我,甘做寂寞处的“寒夜明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发布人:种花兔饼 发布时间:2024-1-23 15:39 收藏 阅读人次:1794

初审:林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