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认真贯彻落实南充市委组织部关于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相关要求,紧盯“谁来联、联什么、怎么联”三个关键问题,牢固树立“三个导向”,做深做实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全力推动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汇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发展活力。
坚持目标导向,着力解决“谁来联”的问题。一是注重市县联动。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的指导意见》《关于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的实施方案》精神,积极对接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总秘书处,结合实际制定县级人才发展联盟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步骤、工作要求等,确保联盟工作推进有力有序有效。二是强化县级统筹。县委组织部(县委人才办)牵头成立县级工作专班,组建联盟工作群,召开工作部署会、协调会、推进会8次,建立“组织部(人才办)主推、职能部门主抓、重点乡镇(产业园区)主体”工作机制,初步构建起“1+17+N”组织框架,即1个县级联盟秘书处、17个涉农行业人才分联盟、N个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服务站,切实把联盟各项工作任务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三是突出部门作为。在市级相关部门大力指导下,各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分联盟工作方案,吸纳不同层次专家人才150余名,组建专家服务团26支,分行业领域研究出台一系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坚持需求导向,着力解决“联什么”的问题。一是摸清人才需求。面向重点乡镇、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等,收集问题需求209个,梳理形成乡村振兴人才问题清单及需求清单,挖掘县乡村致富能人、民间艺人、经营能手、乡村工匠以及省市相关专家人才,编制专家人才信息手册,将“两单一册”在专家人才和经营主体之间进行“双向”推送,促使人才资源与需求信息的高效对接、精准匹配。二是找准工作重点。围绕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大力开展“专家人才乡村行”活动,引导教育、医卫、法律、文旅、农业等“五类人才”下乡服务,着力破解一批农业农村发展技术难题,带动培养一批乡村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转化运用一批应用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创新开展一批特色公益性活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三是注重示范引领。县级层面制发《关于打造2023年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示范点位的实施方案》,各分联盟结合本行业、本领域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以特色产业园区、重点龙头企业、乡村振兴重点乡镇为关键点,以人才带动发展为切入口,积极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粮油产业示范园、电商产业园等18个示范点位,推动产生以点带面、抓点示范的良好效应。
坚持成果导向,着力解决“怎么联”的问题。一是技术联帮。支持引导农机、柑橘、蚕桑等领域专家人才与涉农经营主体结对子、认师徒,构建“1个专家服务团指导1个主导产业,联结多个经营主体”的“1+1+N”技术帮带模式,签订“师带徒”协议65个,开展科技到田、技术推广、服务指导140余次,通过经营主体晒图问策、专家人才网上答疑、服务团队实地指导,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和需求300余件次。二是培训联带。深入实施乡村人才素质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高素质农民培训等人才培育工程,依托联盟智力资源,联合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企业经营主体等,打造乡村人才实训基地10余个,培训带头能人、技术能手、乡土工匠、行业专才等3500余人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650余人,评定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32名。三是项目联建。聚焦建设“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质性实施人才项目12个,打造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立足“人才带团队、团队兴产业、产业富群众”思路,整合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吸引农业科技人才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30余家,带动广大农户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