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正处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时期,灾后恢复重建是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国之大者”。俗话说,“心中有数,遇事不慌”。各级各部门要一以贯之保持真抓实干的作风、火力全开的状态,在勤走访、深调研,敢担当、善作为,面对面、心贴心中做到“心中有数”,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头,让灾后恢复重建更有“精度”、更具“效度”、更显“温度”!
深入一线切实摸清受损“底数”,在勤走访、深调研中“把准脉、开好方”,让灾后恢复重建更有“精度”。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系统性、艰巨性的工程,既涉及交通、通信、用电、用水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涉及农业的生产恢复、工业的正常运转、商业的全面复苏等多个领域。调研是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答好这道“必答题”,深入群众调研受灾点,通过走村入户、交流访谈、现场核查等方式,与受灾群众“点对点”“面对面”核准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为科学编制好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台账,哪个领域受损最严重就优先重建哪个领域,人民群众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哪里就将资金多投入到哪里,管好用好专项资金,让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立足实际不断增强安全“系数”,在敢担当、善作为中“立当下、利长远”,让灾后恢复重建更具“效度”。灾后恢复重建既要立足于“当下”,更要着眼于“长远”;既要讲求效率速度,更要坚持客观规律。提升地区抢险救灾能力这项“硬任务”,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深入研究推进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统筹诸多领域的各项工程,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科学安排恢复重建项目,才能提升灾后恢复重建的“效度”。聚焦防灾减灾设施水平提高和能力提升,要坚持“基本恢复——全面提升——长远发展”的“三步走”总思路,按照“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推动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各个时间节点有力有序有效实施。要突出重建重点地区与减灾救灾项目的优先级,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因势利导,调度资源、整合资金、集中人力,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大力提升地区防灾减灾能力。
回应期盼持续拉满幸福“指数”,在面对面、心贴心中“出妙招、办实事”,让灾后恢复重建更显“温度”。越是困难时刻,越能彰显为民真情,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时刻将“人民”置顶,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丝丝牵挂,也是人民公仆“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的殷殷期盼。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社会环境,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吃、穿、住、行等,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要充分考虑地区历史、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人民群众的可接受度与喜好偏向等诸多因素,将灾后恢复重建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文化传播、地区高质量发展等结合起来,不断彰显“为民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