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驻村札记:我在村里学会了“变身术”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杨越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小杨,ruo ruo嘞(彝语:来吃饭啦)”,在下村返程的路上,村民李老伯老远就对我喊道。我于2023年5月底被派到云南弥勒市东山镇大栗村委会驻村,至今已半年有余。大栗是一个高寒山区彝族聚居村,从刚开始来时的懵懵懂懂,到现在能和彝族同胞们打成一片,回想这段经历,有过酸甜、有过苦辣,我在村里既当监测员,又当宣传人,既当服务生,还当领路者,但正是在这样的来回“变身”中,我对基层的理解越来越清晰,对为民初心使命的感悟也越来越具体。

化身“监测员”,磨砺细致耐心的品格,守好防止返贫最底线。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首先就是要学会和群众打交道。刚驻村不久我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还记得刚开始入户时,我拿着厚厚的一沓“明白卡”对照相关项目逐一询问,老百姓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不说实话,我一度很是苦恼。看到我的困惑,村主任告诉我,“和群众打交道,不能搞得像采访一样,要学会先和他们拉家常,要先融入他们。”之后我开始转变方式,走访时先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跟他们唠唠嗑,看到群众在做家务、农活,主动上前搭手。同时我努力学习当地的彝语、农话,家长里短间不仅了解了村情民情,更拉近了我和村里人的距离。真实、准确了解每户家庭的情况,核算收入、统计数据是一个非常复杂繁琐的过程,需要极其细致和耐心,有时候一天走访不了几户人家。驻村以来,我在整村遍访的基础上,识别新增监测对象3户,完成挂联45户建档立卡脱贫户2023年度的收入核算、明白卡上墙,31户留守儿童的家庭信息摸底、26户农户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在基层,没有“名校”、没有“研究生”,只有放下架子,心贴心地与群众拉家常、问冷暖,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才能听到群众的实在话、心里话;只有细致耐心地核算清每一笔收支,统计好每一个信息,才能真正为群众实现增收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化身“宣传人”,恪守不落一户的宗旨,确保政策法律进万家。“大爹,上次听说您想试种一下人参果,一直在为前期的投入资金发愁,现在国家有专门针对脱贫人口的小额信贷政策,贷款5万元,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利息政府付,可划算哩!”许多惠民政策有时候仅仅用微信群发消息进行“宣传”往往起不到作用,只有怀着热心和真心,去到每一家、走进每一户,用生动具体的案例,说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才能真正帮助群众认识、熟悉、运用政策。自从到大栗驻村以来,我主动发挥“宣传人”的作用,利用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段开展白酒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作为“法治副校长”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到大栗小学给孩子们进行防止溺水、留守儿童心理建设、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普法教育,进村入户开展医保政策、小额信贷政策、助学政策等惠民政策宣传,为6户建档立卡脱贫户申请到小额信贷资金累计30万元,为12名符合条件的在校生申请了“金秋圆梦”“雨露计划”等助学项目,为23名外出务工群众申请了一次性外出交通补助等等,确保党的好政策“不落一人”。

化身“服务生”,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小杨,今天学校让家长填写一个调查问卷,我看不懂,你快帮我看看。”从开始的“不识乡村几条路,不知良田多少亩”到如今逐渐成为村里服务的“店小二”。从到村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服务生”,把扎实推进为民办事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小到帮助弱劳户劳作、下载个APP、盖个章、甚至只是用朴素的语言为他们进行一次答疑解惑,大到为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筹备举办大型活动等等。驻村以来,我帮助日常走访中了解到的5名生活困难群众申请到低保,协助市人社局组织开展农村劳动技能培训1期50人次,帮助引导外出务工9人,作为志愿者定期给村里成绩不理想的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协调一批过冬衣物看望留守老人,积极向市委组织部申请服务群众经费用于乡间生产道路修缮……大栗是典型的彝族聚居村,唱山歌、摔跤等传统民族文化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但是因为疫情防控,村里已经三年没有举办文化活动了。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筹备、组织下,大栗村于2023年红河州州庆期间举办了第一届庆州庆“滇老头酒业杯”摔跤比赛,吸引了近1万余人到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摊位费、赞助费等获取村集体经济收入10.38万元。驻村以来,大家都说“小杨你变黑咯”,但实际上我自己内心知道,这是在为民服务中更接地气了。

化身“引路者”,鼓足苦干实干的劲头,助推乡村产业大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然而,没有特色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大栗村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驻村以来,怎样带领村委会找到一条适合的产业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是经常困扰我的问题。带着思考,我开展了深入调研,先后调研了铁头白等冷链蔬菜种植及冷链产业发展情况,积极联系冷链企业进行投资和合作;调研了东山特色红骨山羊保护和利用情况,并把一些意见建议提供给相关站所部门和市农科局;调研了洛那糖厂三产融合发展情况,并撰写项目申请书参与市级评审积极争取资金补助。虽然最终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取得成功,但这一方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基层干事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另一方面也锤炼了自己的心性,坚定了干事决心。近日,云南省林草局等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大栗村松林种植面积千余亩,林地资源丰富,通过前期的调研,驻村工作队先后邀请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相关专家到大栗实地考察指导,并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学习林下有机西洋参种植。目前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和推进下,村委会流转林地6亩先行进行林下西洋参试种,待春天来临西洋参苗发出,将在大栗村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推广种植,力争借此契机把大栗林下种植经济培育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吾辈之青年当始终根植于民,常念民之所想,善解民之所忧,执实干之笔,以担当为墨,在不断扩展、精进小我的“变身术”中绘就祖国乡村振兴新面貌“大变身”。

发布人:超晓君 发布时间:2024-1-29 23:31 收藏 阅读人次:1575

初审:吴晓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